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
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
元代税粮制度初探
元代泉州舶商
元代江南税粮制度新证
元代司农司和劝农使的建
元代两淮地区屯田考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
论元代浙江的商品经济
元代都城史研究概述——
最新热门    
 
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

时间:2009-7-24 13:48:36  来源:不详
墳记》记末代高昌王和赏“幼亦绍王,封镇永昌”。[7] 以上史料表明,“畏兀儿迁居永昌”之说,源出亦都护家族定居于永昌城。
目前,笼罩在永昌城位置问题上的迷雾已经散开,结合文字史料和考古发现,人们能够确定,畏兀儿迁居的永昌城就是只必帖木儿的王城,它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内,而是位于今武威市北郊30里处的永昌堡。然而,现存大量代文献中,普遍存在着对畏兀儿迁居之永昌城位置的错误记载,这些记载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文献认为,元代永昌城位于清代永昌县境内。而清代永昌县址在今天甘肃省永昌县,位于武威市和张掖市之间,东南至武威约140里,县城西北有古长城遗址。清人饶敦秩等编制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说》中,有方格地图《元地理图说》一幅,作者在凉州西北、甘州(今甘肃张掖)东南、城址西北紧邻长城(图中有长城标识)的位置,也就是今天永昌县县址,标有“永昌”之名。而且,该图是将永昌当作元代的地名标著的——按此图凡例,各朝古地名一律于文字外加方框,清代地名则不加。据饶氏在序文中讲,此图册是根据前人所撰《方舆纪要》为蓝本绘制的,[8] 反映了此前已经有了这种错误认识。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三六《汪古畏兀二驸马列传》记曰:“有旨师出河西,俟北征诸将齐发,(纽林的斤)遂留永昌”,“永昌”下注曰:“今县属凉州府”,[9] 即屠氏也认为,畏兀儿迁居的永昌在清代凉州府内的永昌县。《宣统甘肃通志》有“《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在永昌县,虞集奉敕撰”[10]的记载,其它旧志如《甘肃新通志稿》、《新疆图志》,也分别认为《世勋碑》和《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立在清代永昌县,[11] 墓碑既然在永昌县,畏兀儿所居之城自然也是这里。      
当然,并非所有的旧志书都记载错误,《五凉志》就有“元追封西宁王,忻都墓在武威永昌堡”[12]的正确记录。事实上,《世勋碑》和《忻都公碑》都出土于武威市永昌堡一个叫石碑沟的地方。《世勋碑》原碑左侧刻有近人贾坛、发科刻写的跋文,称:“(此碑)于清季被土恶没之地中,后复凿其半为碾磨,癸酉(一九三三年)秋,始于高昌乡石碑沟访得其处,掘出之,移置教育馆”,[13] 高昌乡在永昌堡一带,今乡名已改。石碑沟是当时亦都护和畏兀儿贵族的墓地,盖因石碑多现,后人才以石碑沟名之。
清代文献,尤其是甘肃当地的多种旧志书,将元代永昌城和清代永昌县相混淆,这种奇怪现象并不只是缘于编书者的疏漏,而是此中确有极易混淆的地方。《元史·地理志》“永昌路”条正如上文所引,记述简约,只谈到永昌路建制和名称的源起,却没有说明永昌路路级政府官衙(即治所)和只必帖木儿王城位于何地。永昌城是诸王的小型私城,永昌路治所不会设在那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七)》“元·甘肃行省图”,将永昌路治所标注在今天永昌县的位置上(未标明该城元代为何名),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关键问题是,该地在元朝叫什么,则查史无证。今天永昌县,汉代叫番和县,一直至唐初县城仍以番和(或番禾)为名,唐天宝年间改名天宝,后陷于吐蕃;[14]从西夏到元朝,该地之名没有再见诸于史册,似乎这座城市已经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既然元代文献没有这个地名的记录,那么,又怎么能确定永昌路的治所在这里呢?这是依据明代文献得出的结论。《明史·地理志三》记载,“永昌卫,元永昌路,属甘肃行省,至正三年七月改永昌等处宣慰司。洪武初废,十五年三月置卫,……(永昌卫)北有金山,丽水出焉,……西北距行都司三百十里”,文中指明,永昌卫北靠金山,西北距陕西行都司治所甘州城(今张掖)310华里,这正是今天永昌县的位置;同时也指出,明朝永昌卫所在地,就是元代永昌路和永昌宣慰司的治所。清朝改永昌卫为永昌县,并延续至今。在我国行政建制史上,当城市的名称与上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相同时,上一级区划的治所往往就在该城,如元代的甘州路治于甘州,肃州路治于肃州等。人们正是基于这种常识,误以为元朝永昌路的治所就是永昌城(实为今永昌县境),而明代偏偏又在那里设立了永昌卫,这更增加了误会。于是就有了,清代的永昌县(今永昌县),就是元代畏兀儿迁居的永昌城的错误认识。
三、东迁的时间
元代文献没有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