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
古史的证据及其证明力—
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
最新热门    
 
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

时间:2009-7-24 13:49:50  来源:不详
的《附录》部分收入了那珂通世《书重刊崔东壁遗书目录后》一文,〔1〕(《附录》)(P.925-926)以及赵贞信介绍于式玉女士据日本明治三十五年七月《史学杂志》第十三编第七号译出的那珂通世著《〈考信录〉解题》一文,〔1〕(《附录》)(P.926-930)后者明确说到:“《考信录》之价值,中国儒者解者甚尠……即在我国(日本)研究史传之结果,因兒岛高德之消失,曾高唱抹杀之声。”

  据赵贞信《〈考信录〉解题》文后附记:那珂通世死于1908年,1916年三宅米吉写了那珂通世传,此文由黄孝可译后,载于1931年创刊的师大《史学丛刊》第一期。〔1〕(《附录》)(P.930-931)赵贞信并且具体介绍了那珂通世印本的分册(四册)及各册出版年月。顾颉刚在《崔东壁遗书·附录》中收入了三宅米吉述、黄子献译的《那珂通世校订〈东壁遗书〉》一文,注明为《日本文学博士那珂通世传》之一节,原刊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丛刊》第二期,与赵贞信所述当是一事。〔1〕(《附录》)(P.1077)此传译文前,曾有陈垣所作短序。

顾颉刚与那珂通世所编二种《崔东壁遗书》,编目各不相同。据顾颉刚编订的崔东壁《考信录》,内容包括《考信录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以上三种又称《三代考信录》)《洙泗考信录》4卷,《丰镐考信别录》3卷,《洙泗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卷。总计12种36卷。

  那珂通世在《书重刊崔东壁遗书目录后》中,据崔述《自订全集目录》,称《考信录》共十二种,三十六卷。但是在《〈考信录〉解题》中,又称崔述有“《考信录》三十六卷,《考信翼录》十卷,合为四十六卷”。〔1〕(《附录》)(P.926)在目录上,也与顾颉刚不同。将《考信录》划分为《前录》4卷(包括《考信录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正录》20卷(包括《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洙泗考信录》4卷),《后录》12卷(包括《丰镐考信别录》3卷,《洙泗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卷)。另将《王政三大典考》3卷,《读风偶识》4卷,《尚书辨伪》2卷,《论语余说》1卷编为《考信翼录》10卷,总计16种46卷。其中《考信翼录》还非全部,尚有《读经余论》2卷,《知非集》3卷,《无闻集》第5卷1卷,《小草集》5卷,《细君诗文稿》1 卷,《荍田賸笔》2卷未收录。

  以上有关那珂通世的情况,包括他所编的《崔东壁遗书目录》,都可以是间接收录,不能证明顾颉刚已见到日本版本。但是在1983年上海古籍版的《崔东壁遗书》的正文中,已偶见有那珂通世的按语,如《洙泗考信余录目录》中“论语源流附考”一条,有“通世按:旧本无此六字,今据卷三本文补之”一语。〔1〕(《洙泗考信余录》)(P.364)《王政三大典考目录》中有“通世案:旧本三考各自成书,无目录。按东壁自订《全集目录》作‘王政三大典考’三卷,今据补”一语,〔1〕(《王政三大典考目录》)(P.489)可知顾颉刚已见过那珂通世所编的日本版本。他编订的《崔东壁遗书》,是以陈履和刻本为底本,而参照了那珂通世的整理成果。与此同时,对于那珂通世所介绍的日本疑古思想,所谓“高唱抹杀之声”,也略有了解。

笔者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查找那珂通世版本,均未见有库存的痕迹。至于顾颉刚先生在何时何处得到那珂通世版本,则尚待进一步的调查。

二、顾颉刚、崔述与日本学术思潮关联的几种评价
  在顾颉刚、崔述与日本学术界的疑古思潮方面,以往学者的研究分歧较大。由于涉及了中日两国的学术关联,以及对于前辈学者的学术评价,因此问题也比较敏感。这些研究综合而论,大致有以下五种观点。

(一)胡适“极少数人欣赏,多数人不承认”说和钱穆“传矣而不广,存矣而不著”说
  关于胡适、顾颉刚等人研究、表彰之前,崔述学说的继承问题,顾先生自己曾说:“要是没有陈履和一生勤勤恳恳地忠于表彰他的老师的著作,崔氏虽研究了一世的古代史,也不会发生这样大的影响的。然而,后来第一个接受他的思想的却不是中国人,而是作《支那通史》的日本史学家那珂通世,在他的国内断句重印了。”〔3〕(《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P.8)崔述及其《考信录》是经过日本学者的提倡而后引起中国学界重视的,但此处“第一个接受”一语却存在语义含糊的问题,不及胡适及钱穆先生的说法准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