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
古史的证据及其证明力—
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
最新热门    
 
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

时间:2009-7-24 13:49:50  来源:不详


  胡适先生在此问题上的表述前后有所转变。1923年在《科学的古史家崔述》一文的引言部分,(此文第一、二章已刊于1923年4月的《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王煦华先生于《崔东壁遗书·附录》文后按语说写于1925年,可能有误。)他说:“明年(一九二四),就是《东壁遗书》刻成的百年纪念了。这一百年中,这部不朽的奇书几乎没有人过问。约二十年前(一九0三—四)日本学者那珂通世把陈履和刻本加上标点排印出来,中国人方才知道有崔述这个人。崔述的学说,在日本史学界颇发生了不小的影响。近来日本的史学早已超过崔述以经证史的方法,而进入完全科学的时代了。然而中国的史学家,似乎还很少赏识崔述的史学方法的。……我深信中国新史学应该从崔述做起。”〔1〕(《附录》)(P.952-953)

  1931年胡适先生在《科学的古史家崔述·后记》中,说他1923年始作崔述年谱,这一年“秋后我从南方会北京,我的兴趣已经换了”,所以年谱的后半部分也由赵贞信续完。〔1〕(《附录》)(P.1015)事隔14年,1936年在亚东版《崔东壁遗书·序》中,胡适先生说:“他的著作,因为站在时代的前面,所以在这一百多年中,只受了极少数人的欣赏,而不曾得着多数学人的承认。”〔1〕(《附录》)(P.1043)这时便不再提那珂通世。

  钱穆先生的陈述是更加精确的。他说:“东壁之学传矣而不广,存矣而不著,浮沉淹没于书海之底者又百年,乃迄于今始大显。”〔1〕(《附录·钱穆序》)(P.1046)这一判断以骈体写出,看似含糊,其实是更为准确的。

  钱穆先生的这种表述与他撰写此文时的背景以及他个人的学养、信念有关。钱先生的《序》作于1935年12月的北平,当时由顾颉刚先生整理标点的《崔东壁遗书》出版在即,而日本对华北的侵略也更加急剧,时局紧张,有传言说日本人将要逮捕顾先生。〔6〕(P.170)钱先生详记当时情形说:“顾君又敦促……而北平各大学青年爱国运动骤起,牢狱之呻吟,刀刃之血滴,触于目,刺于耳,而伤于心,一室徘徊,胸沸脉竭。而顾君之期限既届,则我又将何以序崔氏之书而应顾君之命乎?无已,请舍崔氏书而言时事;时事之坏无足言,请言其所以坏。……为穷源探本之论者,乃研讨及于吾中华民族文化之真价。……我民族之光荣何在?曰:在古史。我民族文化之真价何在?曰:在古史。……然则儒家之所传,《六籍》之所载,固于古史为若是其不可信欤?曰,又不然,儒家亦古学一大宗,《六经》亦古籍一大类,儒家之与《六经》,其自身即为古史一大部,谓必舍此二者而后可以求古史之真相,我未见其有当也。”钱穆先生是由国难的深重敏感到古学的价值和保存民族文化的责任,从而比较崔述与顾先生观点的异同说“崔氏之于古史,有信之太深者,亦有疑之太勇者”,〔1〕(《附录·钱穆序》)(P.1047-1048)其中隐含了对顾先生的间接批评。

另一方面,钱先生也从学理上论证了殷商史的可信性,其否定崔述的推理方法迄今仍为学者所称引。他说“司马迁为《殷本纪》,序列自契至汤十四世,今安阳出土甲骨颇多为之互证者;马迁《夏本纪》又载自禹至桀十四世,年世略与自契至汤相当。马迁论殷事可信,何以论夏事不可信?马迁记殷事有据,何以记夏事独无据?马迁之所睹记,其不复传于后者夥矣,若必后世有他据乃可为信,则是马迁者独为殷商一代信史以掩其于夏、周之大为欺伪者耶?”〔1〕(《附录·钱穆序》)(P.1048)
在此背景及认识之下,钱先生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序文便带有否定疑古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评崔述、顾颉刚的同时,钱先生实际上给出了关于本民族与其文化的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他说:“中国二千年来之人才几于皆儒教之人才,故二千年来之历史亦不啻儒术之历史,二千年来之文化亦不啻儒术之文化也。”〔1〕(《附录·钱穆序》)(P.1051)“故将有志于治国史而探讨我民族以往二千年文化之积累,使不通乎儒家之说,不究乎《六经》之旨,是犹登山未跻其巅,涉海未达其岸,终必将晻黯而有所不睹,茫洋而有所未逮矣。”〔1〕(《附录·钱穆序》)(P.1050)“一民族之复兴,必将于其民族文化自身为内力之新生;而求其文化自身有内力之新生者又必于其已往之历史有清明之别择。”〔1〕(《附录·钱穆序》)(P.1052)

  本文认为,以上胡适先生的“极少数人欣赏,多数人不承认”说和钱穆先生的“传矣而不广,存矣而不著”说,虽然未及详尽分析,含义也比较模糊,但是就其大旨而言,至今看来仍然有其合理之处。

(二)王煦华“质的变化”说和邵东方“根本差别”说
  关于顾颉刚先生与崔述的渊源关系,王煦华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全面肯定的,既肯定了二人的学术方向,也明确了二人的学术关联。

  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