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
白寿彝的治学经历及其史
“义”、“事”之别与“
赵俪生先生的治学历程与
政治学视角下的郑和下西
用新的理念指导高中历史
治学琐谈(上)
最新热门    
 
治学琐谈(下)

时间:2009-7-24 13:50:19  来源:不详
离开科学研究,从根本上说,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因为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不是靠表达的口才如何,而是要看讲述的内容是否丰富、新颖和科学。

  从事史学研究的人,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从事教学工作。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材的难点、疑点和重点中,从学生的提问中,可以了解到哪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从而有助于确定研究的课题;又由于研究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同教学时表达问题的方法有差别,有时往往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讲述而促进对问题的思考。

  由上可见,教学与科研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主导的和根本的方面是二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整天只忙于应付教学,或者只热衷于多办班以创收、多教课和多拿补贴,无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或者根本上就忽视科学研究,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知识的陈旧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至于说什么“教学就是科研”,如果不是为自己不搞科研而制造的所谓“理由”,就是人为地掩盖教学与科研的质的差别性。实质上,教学就只能是教学,不能取代科研,也正如科研工作本身不能说成就是教学工作一样。

      八、史学研究贵在创新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以探讨未知领域为目的的。既然是未知领域,自然是前人所不曾探讨过的,也就是新的东西。因此,科学研究同创新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史学研究也不例外。如果史学研究,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推进,完全是前人或今人研究成果的重复,则这样的研究,从本质上说,算不了研究,也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因此,每当我们撰写论文的时候,必须要看通过它能不能多少有点新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篇文章就不必写;即使写了,也是徒劳无功。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还浪费出版社的人力与物力。相反,只要能提供一点新内容,不论多少,都是有意义的,属于科学研究的成果。因此,科研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创新的问题。

  既然史学研究贵在创新,那么,应怎样衡量创新呢?对于史学研究来说,衡量是否能创新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不过,大体说来应当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才能算得上有所创新:第一,在理论上,有超出前人或今人所概括的地方;第二,在史料运用上,有为前人或今人未曾使用过的史料;第三,在研究的课题或领域方面,是前人或今人所未曾研究过的;第四,如果研究前人研究过的课题,必须在论述的深度、广度和提出的见解等方面有超出前人的地方;第五,或者在现实的应用方面,能提出切实的具有科学性的见解,或者在政治上具有某种现实意义;第六,在对史料理解方面,有不同于前人或今人的地方;第七,能提出有意义的或者是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第八,能从更多的方面复证前人已经提出过的问题。总之,研究得出的结论,必须在历史科学领域已有总体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才能算有所创新,不论其新内容的多少、新见解的高低和新思想的重要程度如何,都可以算是创新。

  如何才能做到有所创新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屡试屡验的灵方妙法。不过,如果能按下面的要求去做,也许会有所帮助:第一,无论研究何段历史,先了解该段历史现存哪些史料,有无新的史料发现。第二,掌握前人及今人对该段历史或某一问题研究的成果,特别注意他们已经提出了哪些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已经回答者是否准确等等。第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该段历史或某一问题还有哪些方面应当研究。第四,根据现实需要和今后的发展,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研究。第五,根据新出土的资料,揭示了哪些新问题和有助于解决哪些老问题。第六,综合许多人的研究,能否做出带有共同规律性的概括。

  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具有科学性的新知,决不是缺乏科学性的无知妄说。因此,真正科学研究的创新,决不是为新而新,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凡前人或今人所未说过的就是“新”。如果不把创新同科学性结合起来,一味地追求为新而新,势必导致不正当的“标新立异”。因此,我们应当提倡科学意义的标新立异,反对无知妄说的标新立异。

    九、关于如何引用史料

  引用史料以说明问题,是史学研究中经常存在的,似乎平淡无奇,实则也有讲究:
  第一,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有时能说明同一问题的史料过多,引用时不能全部罗列,必须选择典型材料。所谓典型材料,亦无固定不变的标准,要依所要论证的问题的性质确定。一般说来,凡对所要论证的问题的本质特征具有针对性、鲜明性和准确性的史料,都属于典型史料。

  第二,要善于撮取史料中的典型语句。有时需要引用的史料文字太长,而其中具有针对性的语句并不多,这时就应去其无关,撮其要害。却又不要损伤史料原意。这样做,既可节省引文,又可以突出重点。

  第三,要引用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