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
白寿彝的治学经历及其史
“义”、“事”之别与“
赵俪生先生的治学历程与
政治学视角下的郑和下西
用新的理念指导高中历史
治学琐谈(上)
最新热门    
 
治学琐谈(下)

时间:2009-7-24 13:50:19  来源:不详
说明某一问题有许多史料并存的情况下,应选择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所谓原始材料,就是未经后人改易、删节、取舍、综合和加工过的材料。史料价值的大小,往往同其原始性的结构程度成正比。

  第四,《资治通鉴》的史料,写论文时一般不宜引用。原因是《资治通鉴》的史料,多来源于它成书前的十九史,其原始性不如正史,而史料的运用以原始性强者为优,故一般不宜引用,只有《资治通鉴》超出正史的史料可以引用。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先弄《资治通鉴》的哪些史料超出正史才有可能,而这是一个需要专题研究的问题,不可不察!

  第五,引用私人著作作为史料,一定要留心作者所处的时代、地位、经历和治学态度,不可轻信。一般说来,后代人的著作不如当代人的著作史料价值大;传闻者的著作,不如亲历者的著作真切。

  第六,两种以上史书同有某一材料时,一般宜引用其成书在前者。这是因为成书在前者,距其所记述的时代较近,其可靠性比较大。如《史记》与《汉书》同有某一史料,宜引《史记》;《后汉书》与《三国志》同有一史料,宜引《三国志》;《魏书》与《北史》同有某一史料,一般宜引《魏书》。

  第七,不宜从他人著作或文章中转引史料。他人的著作或文章引用的史料,一是经过了别人的加工,二是可能有节引、误引或者错字、漏字,如果大量转引,必然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这样做是很不严肃的。只有在手头无其书而又不易得到原书时,才不得已转引,同时还得注明转引自何书何文以示慎重。

  第八,切忌从个人的需要出发,用歪曲史料原意的方式引用史料。有时同一条史料,可以用它去说明许多问题,只是在引用时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不过,尽管如此,具有多用途的史料,也有其主导方面与非主导方面之分,不宜把非主导方面当作主导方面予以引用,或者按照所要论证问题的需要,截取其中几个字、几句话为自己的论点服务,这都有曲解史料原意或转移史料主导方向的可能,切忌如此!

  第九,要从总体上去把握和引用史料,切忌把浪花当潮水看待,把一鳞半爪当主体史料引用。

  总之,如何引用史料,表面上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其中也贯穿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逻辑思维的运用之妙。

      十、关于阅读史籍的一些具体方法

  如何阅读史籍,并无固定不变的方法,其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也因史书的性质与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别。我所要谈的,既不是古籍的句读之法,也不是古籍的校勘之法,更不是对史料的考证之法,而只是在阅读某些史籍时应当注意的地方。

  首先,不论研究我国古代的何段断代史,前四史都在必读之列。

  所谓前四史,即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而言。这四部史书,不仅研究先秦史、秦汉史者必读,即使是研究魏晋以后断代史者也应当读。原因在于在二十四史中,前四史是基础,后来的官修正史的体例,都确立于此,此其一。前四史所载史实,大都对魏晋以后的各代历史有影响,有的还有直接联系,此其二。特别是秦汉以后的若干典章制度,都奠基于战国、秦汉时期,故读前四史对于魏晋以后诸断代史都有探根求源的功效,此其三。《晋书》以后诸史中所使用的许多典故,不源于先秦典籍,就源于前四史,故读前四史也有便于通读以后诸史之功效,此其四。前四史,文词简练、明确,叙事生动准确,从文学风格上来说,也是诸史之冠,此其五。尤其是《史记》、《汉书》及《后汉书》的诸家注释,魏、晋以后到唐代的文人,他们往往以自己所处时代之情况去注《史》、《汉》,谓“某某若今之某某”等,颜注《汉书》尤多,这实为《史》《汉》中的后代史料为甚,此其六。由于这些原因,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者来说,前四史都在必须通读、精读之列。

  其次,读前四史时,应当《史记》与《汉书》并读,《后汉书》与《三国志》并读。

  我们知道,《史记》与《汉书》有重叠面;《后汉书》与《三国志》也有重叠面。有两部以上正史同记载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实,如能二者比照阅读,则二书所载同一制度、事件、人物或其他情况的详略与异同,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从而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三,阅读《史记》与《汉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