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宏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现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
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
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
历史视野下的国外中国海
超越考据的视野:钱大昕
最新热门    
 
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

时间:2009-7-24 13:50:22  来源:不详
要的作用。在史学研究中,思路通过促进人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 的提高来保证研究成果的取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首先是感觉,感觉是意识 的初级形式,史学研究首先接触的是一条一条孤立存在的材料,它们在人们头脑里的反 映是一些偶然现象,彼此没有什么联系,这些现象就是感觉,人们对外界的反映不仅采 取感觉的形式,而且采取思维的形式,思维是意识的高级形态。思维这种反映形式是人 类所特有的,是人的反映的本质特点。思维通过概念、范畴、规律等反映材料之间的联 系,深刻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各种物质运动的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思维反 映的已不是个别事物的形象,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它远较感 觉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思维这种高级的意识,是在感觉材料的基础上并对后 者进行了抽象和概括而产生和形成的。

  从认识论角度看,思路帮助人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人们在研究中,首先接 触各种材料,都属于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认识的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 个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 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和规律。因此,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和综合的过程。理性认识已经不 是个别事物的印象,而是沿着思考的线索,综合了许多事物或各个方面的感性材料,经 过思考作用,舍弃了次要的东西,从中抽出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事物运动的规律。这就是 说,沿着确定的思路,通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可见,有无 正确思路的指引,决定着感性认识能否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首先必须占有十分丰富(不是 零碎不全)、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然后经过思考作用,进行逻辑的加工。 所谓逻辑加工就是毛泽东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 作功夫。事物的现象表现着本质,个别之中有一般。感性材料既然是现象和个别东西的 反映,那么,它也就包含着本质和一般的东西。但是,感性材料中所反映的东西,都是 真象和假象、本质东西和非本质东西混杂在一起,是事物的各个片面和表面的联系。因 此,必须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对感性材料作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这就要去伪存真,发现 事物的真象,不为各种假象所蒙蔽;要去粗取精,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不要粗枝大叶 ,为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必须由此及彼,把孤立的材料连贯起来,发现其"来龙去脉 ",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满足于片面的、零碎的了解而看不到事物的全体;必须由 表及里,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探索其内部联系,不要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停留在事物 的外表。总之,只有按毛泽东说的那样去做,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指导对材料进行思索和逻辑加工的方法,培养认识能力训练思路的方法,就是唯物辩 证法。只有辩证的思维,才能做到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 及里",引出客观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规律性。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 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中对辩证逻辑做了精彩的概括,对培养人 们的认识能力和正确思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 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 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这是第一。第二,辩证逻辑 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像黑格尔有时所说的)、变化中来考察事物。……第 三,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 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第四,辩证逻辑教导说,’没 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4](第419页)总之,要有正确思路,必须善于思 索,善于使用思想器官。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只要掌握了要研究的 问题的大量材料,认真阅读有关经典著作和论述,学习有关论著,运用辩证逻辑方法, 认真反复地思考,一定会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形成正确思路,指导研究工作的深入,取 得积极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