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
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
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
人学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
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
历史视野下的国外中国海
最新热门    
 
宏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现代化史学

时间:2009-7-24 13:50:55  来源:不详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史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出现了显的成果。尽管它起步较晚,但已经对促进我国史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推动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流、融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化史学的形成与发展,无疑会成为21世纪中国史学的一个新领域、新热点。
 
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史学兴起与发展的基本状况,林被甸、董正华先生在《历史研究》中有全面的综述文章,笔者在《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一书中也有概述①,这里仅就当代中国现代化史学的宏观视野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回顾史学界对现代化问题的关注,大约开始于80年代中期。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于1984年提出:“一个对当前我国四化建设具有直接现实意义、对过去的历史研究也能起推动作用的世界史研究课题,就是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的和历史的研究。”他认为,虽然目前各国研究者对于“现代化”还没有统一公认的解释,研究方五花八门,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把现代化作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个新研究项目,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从现实问题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再探索的一个途径。”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现代化史学思潮的形成及基本特征》,邹兆辰、江湄、邓京力著《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35页。
②  《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后收入《现代化新论续篇》。
 
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也从中国史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指出:“从我们的前辈到我们这一代,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以上的漫长岁月;然而我国对于现代化理论的探讨却起步甚晚,贻误甚多。中国理论界应该急起直追,加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为当前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①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开始了系统的现代化理论和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罗荣渠教授于1986年开始制定了“各国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的大课题,并组建了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10余年来,这个中心编辑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已经出版专著和论文集10多种。其中,罗荣渠教授的两部力作《现代化新论一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一一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集中地凝聚了他晚年在这个领域辛勤开拓的全部心血,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②所有这些努力,可以看出罗荣渠教授在“力图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方面已经初具规模。
 
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主持的课题: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从1988年开始,陆续出版了近10本《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如章开沅著《离异与回归一一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探》、罗福惠著《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一一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等。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