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
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
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
人学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
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
历史视野下的国外中国海
最新热门    
 
宏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现代化史学

时间:2009-7-24 13:50:55  来源:不详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江立华、杨燕树《东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罗荣渠、董正华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等。

三、在现代化的历史研究中,广泛地运用了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时,必然要以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为参照,既包括自发型的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外铄型的后进亚非拉国家,这样又促成中国史学者与世界史学者之间的对话。
 
章开沅、罗福惠教授主编的系统、全面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问题的大型专著《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涉及的主要范围放在1840—1949年这100余年,即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并且以此与外国(主要是西欧与日本)的早期现代化作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不是简单的类比,其目的并非评判各国文明的优劣高下,而是通过比较来寻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或称共相与殊相。
 
严立贤的《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和国内市场》①一书根据市场理论,从早期工业化时期两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人手,系统地论证了中日两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早期工业化及近代大工业过渡的过程。他通过对日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及幕藩时代日本独有的特别发达的国内流通制度等问题,理清了需求增长和市场扩大对日本早期工业化及其向近代大工业过渡的推动;提出农业的低剩余率和极不发达的国内流通制度则是导致中国早期工业化及其在向近代大工业过渡中徘徊不前,远远落后于日本的症结所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无疑为中日早期工业化比较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俞新天长期从事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在《机会与限制一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比较》一书中②,把现代化的条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深入进行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初始条件(地理、人口、社会组织、文化因素等)的比较,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比较。认为任何一种条件都会同时提供机会和限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化就是人们改变条件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和国内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机会与限制一一发晨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四、寻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结合的路径深化现代化的研究
 
以现代化为中心问题的史学研究,突破了传统史学单一化的、学科隔绝状态的研究模式,促进了历史学与政治学、发展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会,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一个碰撞点。史学成了整合各门学科研究成果的中介,发挥了对社会发展纵向研究的优势。这种研究,不仅加强了现代化研究的科学性,也深刻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自身的面貌。
 
现代化的研究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会,在这个研究中体现了历史学工作者在力求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深化现代化的研究。丁建弘教授主编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①一书,其副标题就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顾名思义,该书所运用的方法就是一种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方法。他在解释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宗旨时说:总起来说,本书是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这一进步观的指导下,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作总进程的考察和个体的研究。作者采用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化道路既作历史学的纵向研究,又作社会学的横向研究,试图从新视角来考察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以及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大趋势。希望通过这种新视角的研究,为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新的历史架构;而更重要的是,能为深人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提供新的科学范畴和国际参照系。
—————————————
①  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一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严立贤所著《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一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工业化进程,如基础消费、享受型消费、收入弹性等。他认为,人类收入提高后第一步需要满足的是粮食消费,第二步需要满足的是衣着。但粮食属于收入弹性低的产品,而衣着原料是收入弹性较高的一类产品。由于衣着材料的消费增长最快,因此原初工业化时期由收入增长带来的对生产扩大的诱导作用最大的生产部门,就是棉纺织业和作为一般消费材料的普通丝绸的生产部门。这种解释,使“枯燥的经济史研究看来也大有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