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最新热门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以《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为例

时间:2009-7-24 13:50:29  来源:不详

到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这显然与这个时期的温暖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梅树毕
竟是亚热带的植物。
按:前文说的是“大量”,此处成了“踪迹”,都是指前面作者苦心找到的“一株”、“两株”的记录,但北宋(960~1127年)与元朝(1279~1368年)中叶,其间相去二三百年,如何体现出“大部分时间”呢?而仅凭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就“显然”地与“温暖气候”有关系,恐怕多少有点牵强。满先生自己在谈到唐代长安的梅树时曾写道:“观赏性花木的分布地点不宜作气候条件的指示证据,因为这种花木生长的限制因子有可能不仅是冬季气温,而是人文条件……从唐到北宋,文献中见到的梅树主要分布地区由关中转移到开封一带,这个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这种观赏性花木借以繁荣的人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再从元代的记载来看,梅花又见于今北京地区,即便现代的北京也见有梅树的露地种植。由此来看,把观赏性梅树的分布地点作为亚热带的指示不太合适”③。
————————
    ①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
    ②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7,中华书局,1982年,但点读与注者稍异。
    ③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l期。
 
        金朝人饮茶成俗,但金朝统治着淮河以北的地区,气候条件本不适宜于种植茶
树,历来金地所饮茶叶均以宋金边界的榷场交易和民间走私为源。但金承安三年(1
198年),金政府以“费国用而资敌”为虑,下令在金地内设官制造。承安四年在山
东半岛的淄州(今山东淄博南)、密州(今诸城)、宁海州(今牟平)和河南的蔡州(今河
南汝南)设坊制造新茶……而现代茶树可能种植区的北界仅在驻马店、徐州、临沂、
青岛一线。
按:1,此段材料见于《金史·食货志》,满先生也注意到,金朝力图种植茶树的动力何在。当年我们也曾做过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事,这种可笑而荒唐的行为,竟然成了一个很平常的气候证据,比较出入意料;2,作者在这里回避了金朝种茶的结局,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据原文,泰和四年(1204年),金章宗便承认“味虽不嘉”,种茶只是“强民”而已;“(泰和)五年(1205年)春,罢造茶之坊”①。类似这种半截引文的情况还多次出现在作者所举暖冬记载中,如单用“今冬令反燠”半句,却删去紧接其后的“春候反寒”,让读者莫名其妙;3,作者所举“驻马店、徐州、临沂、青岛”,当时均在金国境内,金人在多处试验种茶无效后,“乃制亲王、公主及见任五品以上官,素蓄者存之,禁不得卖、馈,余人并禁之。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②。而现在,我国“茶叶分布地域很广……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蓬莱县”③,已到当时的金朝腹地,两相对照,宋金时的气候能否称得上温暖应是一目了然的事.
        11世纪中叶以后的50年左右最暖时期还可由当时开封水稻收获时间来加以证
实。《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有宋神宗召辅臣于后苑观稻的6年纪录……因此就水
稻品相来看,完熟期是适宜观赏的最后时期,皇帝召辅臣同观稻子收割或长势,总
带有炫耀的意味,礼部或皇帝本人肯定不会让大臣同观枯败、零落的枯熟期水稻。
故而可以推断这些观稻的时间必定最迟相当于水稻的完熟期。
按:1,表中所列包括元祐二年和元祐七年的记录,此时宋神宗已去世,在位的是宋哲宗;2,有意思的是,这次仍是在“后苑”,不是在大田! 3,作者所断言的“肯定”、“可以推断”多是想象之词,这一连串的假设,不知证据何在?相反,古代皇帝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往往坚持以农为本,也多做一些姿态,如亲耕等,来表明自己重农。因此,观稻应该是一件平常事,并不一定是皇帝到田边观光旅游。“大胆假设”是离不了“小心求证”的;4,表中所列时间,早至10月4日(1074年),迟至11月20日(1083年),前文已略提,不知作者如何解释当时“完熟期”的这种剧烈变化?
四  关于理论的运用
 
    满先生试图以自然科学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似乎仍有可议之处。如,文中以王绍武先生的方法来计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