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生态环境影响:解读西北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
《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
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
秦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
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秦国富强卒并诸侯之地理
北宋经制西北民族对生态
最新热门    
 
环境的崩溃与文明的终结

时间:2009-7-24 13:50:34  来源:不详
bsp;   从农民的角度看,复杂的是尤卡坦南部地区多雨,而该地区海拔最高。尤卡坦地区大部分是石灰岩(海绵状的多孔石灰岩层),因此雨水直接流向洼地,留不住表层水。北部海拔较低地区通过很深的叫做“灰岩坑”的洞穴可以碰到地下水位。住在海岸低地的玛雅人只需挖个75英尺深的井就可接触地下水位。但是大多数玛雅人住在南部。他们如何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技术解决了问题。玛雅人在灰岩坑的底部和边上涂上灰泥堵住漏洞,形成水库,用来接收雨水备旱季使用。例如,玛雅蒂卡尔城的水库能供1万人使用18个月。如果干旱超过18个月,蒂卡尔居民便麻烦了。
    玛雅农民主要种植玉米,根据对玛雅人骸骨的同位素分析,玉米占了食物的70%左右。他们种植玉米的方式是在森林中开出空地,种上玉米,种了几年,肥力耗尽便休耕几年,等肥力恢复再种。这种农作方式只能维持有限的人口。但考古发现,玛雅的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农业的承受能力,每平方英里约有250到750人。玛雅人养活这么多人的方式可能是缩短休耕期,以耕代养,或完全舍弃休耕,在湿润地区可能一年两熟。


    分等级的社会(我们亦然)分为农民阶层和不生产的非农民阶层(官员和士兵),后者寄食于农民。不生产的消费者数量取决于社会的农业生产力。在如今的美国,农业高度发达,农民占总人口的2%,一个农民可养活129个人。古埃及的农业也很发达,一个农民可养活6个家庭。但玛雅农民一个只能养活两个家庭。
    玛雅人口的80%是农民。由于农业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比如,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比小麦低,玛雅人饲养的少量食用家畜没有牛和羊。玛雅地区气候湿润,不适于储藏玉米,因此在漫长的干旱期食用丰年储存的食物是行不通的。他们也没有牲畜来承担耕作和运输工作,更没有金属工具了。这些食物供应和运输方面的限制可以说明为什么玛雅社会在政治上分裂成一个个相互不断打仗的小国,他们从来也没有统一成大帝国。玛雅军队也是小规模的,无法进行长途征战。玛雅王国通常只有5万人左右,王国的半径只有两三天路程的距离。从一些玛雅王国的庙宇顶部可以看见其他王国的庙顶。
    主持庙宇的是国王,国王既是主教又是政治领袖。国王的责任是祈祷上苍,执行祭天和历法仪式,确保及时降雨,负责带来繁荣。由于国王宣称与上帝具有家族关系,因此他具有实现上述责任的超自然能力。当然,如果他无法招致降雨和繁荣,臣民们便有醒悟的危险。
    古玛雅社会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它尽管有种种限制,依然延续了500多年。玛雅人自己认为他们已经存在了更长的时期。他们著名的“长数历法”从开日(相当于我们历法的纪元1年1月1日)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玛雅文明的物质证明(村民和陶器)出现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真正的建筑物出现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文字出现在约公元前400年。现在所说的玛雅古典社会约从公元250年开始,之后玛雅人口便呈指数级上升,到公元8世纪达到顶峰。最大的纪念碑是在8世纪末建立的。这一文明社会的各项指标在整个9世纪都在下降,纪念碑上的最后日期是公元909年。玛雅人口和建筑的衰亡过程,就是众所周知的古玛雅的崩溃。
    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仔细看看洪都拉斯西部著名的考潘城遗址吧。考潘地区最肥沃的土地是5块沿河区域,总面积只有1平方英里,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著名的考潘方地,约有半平方英里。考潘周围的土地都是贫瘠的陡峭山地。就是今天,沿河区域的玉米产量也是山地产量的两到三倍,这些山地耕种10年肥力就会迅速流失,变成不毛之地。
    从房址的数量来判断,考潘流域的人口从5世纪开始急剧上升,到公元750—900年达到顶峰,约有2万7千人。从公元650年以后,颂扬国王的皇家纪念碑变得特别巨大。公元700年之后,其他贵族也开始修建自己的宫殿,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考潘地区最后一批大型建筑是在公元800年左右建立的,一个未完工的祭坛上刻着最后的日期,是公元822年。
    对考潘流域不同居息地的考古调查发现,这些居息地呈现有规律的前后次序。第一个农耕区域是考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