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1)

时间:2009-7-24 13:50:44  来源:不详
《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宋金史帝纪会编举异等10个部分,进行考证,是一部网罗宏富、考订详实、为史家所公认的力作,迄今国内外研治或评价《三朝北盟会编》者“莫不资藉于此”(见徐规为陈乐素《求是集》所撰序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再说专题研究。

  历史地理与民族。有王国维《金界壕考》、《辽金时蒙古考》等,朱希祖《完颜姓氏考》(《文学史研究所月刊》2卷3期,1934年),宋文炳《女真汉化考略》(《海天》1卷2期,1934年),陈述《契丹女真汉姓考》(《东北集刊》第2期,1941年)等。

  女真文字。关于女真文字的记述,最早见于宋周密《癸辛杂识》,称汴梁“有大金登科题名,女真进士题名,其字类汉篆而不可识”。清人刘师陆于19世纪30年代撰《女直字碑考》、《女直字碑续考》(后收入《考古社刊》第5期,1936年),可谓女真文字研究的开拓者。此后,国外有学者陆续撰文,研究女真文字。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罗福成、毛汶、王静如、柳翼谋、卞宗孟、罗福颐、金梁、罗继祖、金毓黻等,相继关注女真文字研究。其中以罗福成的成就最大,撰《宴台金源国书碑考》(《国学季刊》1卷4期,1923年)、《宴台金源国书碑释文》(《考古》第5期,1923年)、《女真国书碑考释》(《支那学》5卷4号,1929年)、《女真国书碑跋尾》(《北平国立图书馆月刊》3卷4号,1929年)、《女真国书碑摩崖》(《东北丛镌》第5期,1930年)、《金泰和题名残石(释文)》(《东北丛镌》第17期,1931年)、《〈华夷译语〉中女真语音义》(《国学季刊》1卷4号,1932年)、《明努儿干永宁寺碑女真国书图释》(《满洲学报》第5辑,1937年)等,分别对传世女真文刻石及《华夷译语》中的女真字予以著录、考释、拟定音义。王静如《宴台女真文进士题名碑初释》(《史学集刊》第3期,1937年),对罗福成《宴台金源国书碑考》所释文字又有所增益。

  宋金关系与宗教。本时期这两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是同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些爱国学者以古况今,把历史上宋金战争与当时的战争相比附,这是当时关注宋金关系研究的重要原因及特点。如陈乐素《宋徽宗谋复燕云之失败》(《辅仁学志》4卷1期,1933年)、缪凤林《宋高宗与女真议和论》(《国风》8卷2期,1936年)、翦伯赞《两宋时代汉奸及傀儡组织》(《中苏文化》6卷2期,1940年)、聂崇歧《北宋——中国政治史上南北势力消长之关键》(《大中》1卷6期,1946年)等。这些文章虽多系有感而发,但其中亦有颇具学术价值者,陈乐素文即是宋金关系史研究的力作。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也是在上述背景下撰写出版的重要著作。书中所述全真、大道、太一三教,本金元时事,作者说,之所以系之南宋初,是因“三教祖皆生于北宋,而创教于宋南渡后,义不仕金,系之以宋,从其志也”。显然,这也是同作者坚定地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相一致的。不过,今天我们仍将新道教作为金代宗教看待。本书对三教之起源、发展及活动情况,根据散见于碑刻和诸家文集资料,加以考论,是研究金元道教的重要著作。当时孙楷第评论此书说,“三道教有史,自先生始”。并称是书有不可及者三,“一曰真积力久,二曰心解神契,三曰诠叙有方”。“然余尤服先生议论之正也。真积力久是学,心解神契是识,诠叙有方是才,议论之正则是德也。”(1947年2月15日天津《大公报》)这一评论是中肯的。此外,还有姚从吾《金元全真教的民族思想与救亡思想》(《治史杂志》第2期,1939年)等。

  断代史编撰。前面谈到的金毓黻撰《东北通史》(三台东北大学,1941年)和《宋辽金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是论及金史的地方史和断代史的重要著作。作者编印《东北通史》的缘起,是因他流寓四川时对故土的怀念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而将旧稿整理出版。此书有4节叙述金史,即“女真之兴”、“女真之经略东北”、“宋使入辽金之行程录”、“蒲鲜万奴之东夏国”。书中对史事和地理沿革考证较详。它与略早于此书的傅斯年著《东北史纲》同为我国东北地方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宋辽金史》全书9章,有5章叙及金史。在宋辽金史地位问题上,金氏提出“三史兼治”,摒弃以宋为正统,“斥辽金史为不足观”的“偏狭之见”,主张三史并重;在治本期史方法上,提倡“三史互证”。这些见解,至今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