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
解读20世纪中国工农运动
20世纪中国近代外债史研
最新热门    
 
200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时间:2009-7-24 13:51:05  来源:不详
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其时空演变系统。研究内容应为历史时期的社区研究、不同区域人群兴衰的地理背景、不同区域人群的空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不同区域人群的社会行为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空间研究。此外,还可参看李晓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汉历史地理研究评述》(《历史地理》第20辑)。

 

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生态环境变迁研究。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变迁研究》(《论丛》第2辑)一文对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社会文化发生重大转变背后所包含的生态环境变迁的因素进行了论述。艾冲《论毛乌素沙漠形成与代六胡州土地利用的关系》(《陕西师大学报》第3期)认为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大致可分为唐代后期、明时期、明末迄今三个阶段。各地沙漠的形成时间各不相同。初期“毛乌素沙漠”大体形成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宥州故地,成因并非一般所谓过度的农业垦殖活动,而是自唐代贞观四年迄天宝年问长而过度的驻牧型畜牧经济活动破坏了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所引致的后果。王守春《<辽史>“平地松林”考》(《历史地理》第20辑)认为《辽史》中所记载的“平地松林”是一个地域范围非常明确的自然地理单元,其范围可能会比今天的克什克腾旗西北部的沙地云杉林自然保护区稍大一些,因此,历史上西辽河上游地区沙漠化范围不象有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大。王社教《清代西北地区地方官员的环境意识——对清代陕甘两省地方志的考察》(《论丛》第1辑)一文认为,清代我国西北地区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当时的地方官员对当地出现的环境问题普遍没有认识。赵珍《清代西北地区的人地矛盾与生态变迁》(《社会科学战线》第5期)认为清初西北地区人口有所增长,到后来竞呈几何级数倍增,与当地原本就十分脆弱且相对有限的土地生态资源承载力发生了巨大的冲突,破坏了西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导致这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杨煜达《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在这130年间,铜业生产直接导致该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20个百分点,铜业开发还带动了山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使滇东北从此成为云南人口密集、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成为长江上游输沙量的主要来源地。颜廷真、韩光辉《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论丛》第1辑)对清代以来300余年间西辽河流域的行政格局、人口、土地利用、动植物等人地关系要素的变化进行考察,探讨了该流域环境变迁的原因。另有王子今《<南都赋>自然生态史料研究》(《论丛》第3辑)。

    气候研究。赵治乐《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以<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为例》(《论丛》第2辑)主要针对满志敏《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一文,在材料的选择、史料的解读、史料运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