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明代急递铺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9-7-24 13:51:39  来源:不详
递运所,皆以符验关券行之”。
  以上都只提到水马驿、递运所。万历《大明会典》卷一四五《驿传一·水马驿上》、卷一四六《驿传二·水马驿下》、卷一四七《驿传三·递运所》,分别胪列了分布在全国各府州县水马驿、递运所的名称与数目。水马驿总计1032处,递运所146处。该书卷一四九《驿传五·急递铺》,却只寥寥数语,铺名、铺数,一概全无。《元史》、《永乐大典》编修于明初,二书对元代水马驿的名称与数目,记载甚为详备,唯独对元代急递铺的名目是空白。可见《明实录》与《大明会典》的做,也是本于“明承元制”[⑨]。
  汉制,每30里置一驿。与汉同,全国共有水、驿1639处。宋代,对驿站之间的距离做了更新,改为60里置一驿,不如汉、唐那般稠密。而其急递铺的建制,为10里,或25里,设一铺。从里距看,急递铺多于水马驿,应属无疑。
  元朝建国以前,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下诏:“随处官司,设传递铺驿”,急递铺自是广泛建立。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进一步在元大都“设置总急递铺提领所,降九品铜印,设提领三员”,以加强对急递铺的管理。据《元史·兵志四·站赤》载:元代中书省所辖腹里各路,以及河南与江北等处、陕西、四川、云南诸路、甘肃等9个行中书省,所辖陆站、水站、牛站、狗站、马站、轿站、步站,总计为1401处。元代驿站的里距,史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没有留下明确的文字。但由宋、明前后二代驿站的里距推测,元代驿站的里距,与宋、明当相去不远。元代急递铺的里距,一般是:“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⑩],铺兵5人。以此观之,元代急递铺的数量,亦将在水马驿之上。
  明代驿递之制,基本上沿袭元代。急递铺尤其如是。从铺舍建设、内部经理、公文检验、包装、交接手续,到急递之法与对铺兵的具体要求等,几如出自同一模式。明代水马驿的里距,“陆站六十里或八十里”;水站一般比陆站长些。
  急递铺的铺距。洪武元年正月规定:“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实际虽非如此划一,但以10里者居多,则是凿凿有据。
  例如: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万历时,有急递铺12处。其规制、职掌、铺兵额数、铺距、方位、邮递路线为:每铺设铺司(铺长)1名,掌送到官文书籍记件角时日而递发之。铺兵3名,轮次传送,凡46人。
  自县前铺起,10里至施仁,分为二:
  一自施仁10里至彰义铺,又10里至义井铺,又10里至芦沟桥铺,又10里至新店铺,通良乡;
  一自施仁10里至高店铺,又40里至田家庄铺,又25里至黄垡铺,通固安县。
  县北路:5里至石牌铺,又15里至双线铺,通昌平州。
  县东路:18里至胡渠铺,通密云县[①②]。
  又如,浙江嘉兴府嘉兴县除分秀水、嘉善二县外,计有急递铺8处。
  东塘三铺,达嘉善县;常丰铺,在县东10里;团港铺,在县东北20里;龙华铺,在县东北30里(秀水县给司工食)。
  东南塘三铺,达平湖县;常丰铺(见前);十八里铺,在县东南20里;新丰铺,在县东南40里。
  南塘三铺,达海盐县;落纤铺,在县南10里;钟塘铺,在县南20里;马泾铺,在县南30里。
  常丰,落纤二铺,冲要,每铺原设司兵9名,后各裁减1名。团港等5铺,偏僻,每铺原有司兵7名,后各减去1名[①③]。
  再如,广东惠州府各县急递铺数量甚多,而里距则颇为划一。
  归善县,有急递铺19处:
  府门铺东由县学前10里至响地;20里至冉棠;30里至莲塘,俱东里。40里至冷泉,在驯雉。50里至茶亭;60里至仙角,俱东里。70里至白花;80里至黄果;90里至平山;100里至迳心,俱内外管。110里至秀鹿;120里至笔山,在上下淮。130里至平桥;140里至白云;150里至分水;160里至梅实;170里至平政,俱内外管。
  府少铺西由登云坊10里至北津;20里至清塘。
  博罗县,有急递铺24处:
  县东50步县东铺;10里汤泉铺,在罗溪。20里至小金;30里至迳心;40里至黄沙,俱铁治都。40里莲塘;50里清塘,俱罗溪。60里白茅;70里乌石;80里双江;90里黄塘;1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