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最新热门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

时间:2009-7-24 13:51:40  来源:不详
布,坚固又御寒,光洁柔软,确是一种很理想的衣着原料。松江地区在宋末开始种棉花,由于存在高旱、灌溉困难的大片土地,种植水稻往往难于保障,即使有收获,产量也是很低的,“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④这种土地对耐旱喜土质松的棉花来说,正是最理想不过了。于是,种棉花之利就远过于种植水稻,“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这是清人高晋多次往来于松江、太仓等地考察为何“种花者有十分之七八”⑤而得出的结论。这样,棉花在松江等地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
①《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三。
②《明史》卷六。
③《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二四。
④《辍耕录》卷二四。
⑤《皇清奏议》卷六一。
 
必须一提的是,元初松江人黄道婆从崖州学来了先进的纺织经验,改革了纺织工具,一改过去“无踏车椎弓之制”①的落后状态。这一看来很偶然的因素,然而作用非小。当时的棉花种植,几乎遍于全国,然而惟有松江成为全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和棉织品生产中心,成为“衣被天下”的发源地,原因何在?正是只有松江把棉花的种植和加工结合得最好。例如,先进的轧棉工具,有“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②《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福建、广东也种棉,也有先进的技术,但其土对种棉不是十分理想的,改种其他作物获利更多,因此,没有大面积推广。明末就有广东、福建人到松江买回棉花再织布的现象。北方的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分布着广大的棉产区,但纺织技术落后,据记载,北方种棉也经过了多次尝试,由于气候干燥,纺纱经常断裂,难以成纱。“奉天各处地多宜棉,而布帛之价反倍于内地,推其原故,大抵旗民种棉者虽多,而不知纺织之利”。所以,北方的棉花原料,只能源源不断地运向松江,经过这里加工成布,再散发到各地。
    位于太湖之东南的苏杭嘉湖地区,是著名的蚕桑产地,这里的丝绸生产誉满国内外,直到今天,它仍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
为什么明清时代,丝织品在太湖地区十分繁盛,“湖丝遍天下”呢?这是同该地区生产力的水平相联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就日益分离为更多专业性的特殊生产部门,这种“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基础”,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分工,社会分
————————
①《辍耕录》卷二四。
②《农政全书》卷三五。
 
工又使农业本身“变成生产商品的经济部门”。①蚕桑生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太湖地区繁荣起来的。明人张翰说:“总揽市利,大抵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紵,而三吴为最。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②徐献忠作过统计,“蚕桑之利,莫盛于湖。大约良地一亩可得桑八十个,每二十斤为个,谋其一岁垦锄壅培之费,不过二两,而其利倍之”。③茅坤也说,湖州桑田,“每亩上者桑叶二千斛,岁之所入五六金,次者千斛”,最差的土地种桑也同最好的土地种粮差不多。④正是有倍利之获的可能和现实,才导致农业经营的转向。
    太湖地区,其田能灌能排,“其土适桑宜蚕”,①一般一年能采几次桑叶。当然,南方的其他地方,比如广东、四川也是很合适种桑的,北方的山东、山西、关中也有部分的植桑区,但太湖地区无疑是一块地大产多的主要区域。加之蚕丝质量的优等,丝织技术的先进。元朝开始,政府在杭州设织染局,明代苏州、杭州也有织染局之设,说明这里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出名的“湖丝”,精细光润,成为国内丝绸之冠,畅销海内外。这就决定了太湖地区的丝织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丝织业在中国很古就存在,之前,就有布缕之征。汉代,我国被称为“丝国”,历代政府的户调式、租庸调、两税都有征绢的内容。由于政府的硬性征发,蚕丝在全国普遍存在。唐中期以后,由于统治者以栽桑多少定户等,确定征税额.出现大砍桑柘的现象,一直延至宋代。砍桑最多,破坏最大的是北方。唐以后,北方又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地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气候反常,对桑树的栽培,蚕的饲养越来越不利;而南方砍桑并不厉害,战争又较少,蚕桑一直继承下来,终于在宋元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马可·波罗行记》说,江南如苏州、吴兴、杭州等地产丝之饶,元朝政府赋税收入之大,为向所未闻。
————————
①  《列宁全集》卷3,第18页。
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