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最新热门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

时间:2009-7-24 13:51:40  来源:不详
 《松窗梦语》卷四。
③《吴兴掌故》卷一三。
④《乌青文献》卷九。
⑤《盛湖竹枝词》自序。
 
    明代开始,苏松杭嘉湖的农民普遍靠家庭副业为生,养蚕织布深入到家家户户,开始突破旧有的自给性而走向市场。需要指出的是,明初政府规定,以银代赋税,一改传统的实物地租,既是对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的承认,又反过来加速了农村的商品化进程,其发展速度就远非同在原来作为实物上缴下进行的家庭手工业相比。有谚云:“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①嘉定县“其民独托命于木棉”。②这些副业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重赋下的江南农民,“尚懂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③一旦“是岁木棉枯槁”,便立即会发生“杼柚为空,民皆束手待毙”。④这显然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作为生活补充已不大相同了。
棉织业和丝织业是太湖地区两大主要行业,其影响也最大,除此之外,如“太湖中诸山,大概以橘柚等果品为生。多至千树,贫家亦无不种”。⑤烟草,苏州“向无此种,明季始种植”。⑥无锡的新安、开化等地种上了席草。湖州“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负郭东业蔬靛、荻港业藕、湖趺断头业苇、埭溪业苧、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棉为绸尤工”。⑦……
    总之,至迟在明代,太湖地区的农业已突破传统的范畴,在向商品经济叩门,农村田野不再是一概的粮食作物,而是开始了多层次的经济作物种植。这种情况的变化,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之一,即是要求有无数小而全,又方便的农村小市镇来满足它的要求。这样,繁星点点的分布于广大乡村的工商业市镇,便应运而生,走上了社会的舞台,担当起它的历史使命。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市镇大量兴起的历史前提,市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
①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0三。
②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册六苏松。
③  《农政全书》卷三五。
④  冯汝弼《祐山杂记》。
⑤  崇祯《吴县志》卷十。
⑥  康熙《苏州府志》卷三二。
⑦  乾隆《湖卅府志》卷三九。

二、市镇的形成及其类型
 
    太湖地区的市镇,绝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苏松为例,宋元以前,市镇约有十几个,到了明正德以前,据方志记载,有市镇三十七个,清初到鸦片战争前,新增大小市镇达一百五十多个。
    从市镇的分布看,既有靠近城市的,如:同里、魏塘、闵行、南翔、塘栖、笕桥、青村港,也有远离城市的,如:盛泽、震泽、南浔、善琏、平望、周庄、庄练塘;既有位于交通要道的:濮院、浒墅、木渎、八斥、乌青、王江泾、唯亭、朱家角、商榻、黄渡等,也有矗立于闭塞的山村小乡的:光福、黎里、菱湖等。
    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大体可看到市镇的发展线索,一般地,市镇是从村落发展为市,再上升为镇,“双杨市,……明初居民止数十家,以村名。嘉靖问始称为市,(居)民至三百家”。①明人归有光说,嘉定新泾,“四十年前为野,今起为市”。②嘉靖时又成为镇。市的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经济上引起封建政府的注意,往往升为镇。例如:吴江的盛泽、梅堰、八斥,明嘉靖时都称为市,到康熙年间,相继上升为镇。
    随着江浙地区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日益深入到农村,市镇之数在逐步增加。如苏州府吴江县,明弘治县志记有平望、震泽、黎里、同里四镇,里市、江南、新杭三市。到嘉靖《吴江县志》,则市增到七,为八斥、双杨、严墓、檀丘、梅堰、盛泽、庉村。康熙时,镇也发展到七个。上海县明代有市镇18,到清康熙年间,又新增了17个市镇,合计市镇达到35个。
市镇因发展程度和地位不同,大小不一。镇,一般有居民数千家,也有大至万家以上,小至几百家的;市,一般几十家到几百家,也有大至几千家,小至一、二十家的。震泽、平望、黎里、同里、枫泾、王店、王江泾、菱湖、双休、练市、埭头、福山、梅李、河桥等镇,在清初居民都为数千家。嘉兴的新城镇,清初居民达万余家。濮院镇、乌青镇、唯亭镇亦为万家之镇,这是比较大的镇。奉贤县的阮巷镇,清初“居民二百家”。四团镇“居民三百余家”,③这算是比较小的镇。双杨、严墓、檀丘、梅堰、陡门、沈荡、法华桥、西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