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最新热门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

时间:2009-7-24 13:51:50  来源:不详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就有一些居民移居近海海岛,海岛的开发初现端倪。但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海洋和海岛的认识只能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不可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岛的开发只能表现为传统单一的模式。直到中叶以后,岛屿的开发才由传统单一的模式向以农业、渔业、海上走私贸易等为主的多样并举的开发模式转变。关于明时期海岛的开发模式,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渔业开发模式
 
我国近海岛屿大多为面积较小的海岛,淡水等资源缺乏,有些海岛尚能作为渔民的暂时作业场所,有些海岛则不适于居住,完全没有开发的必要和可能。因此,早期移民开发的海岛大多为面积大、资源较丰富、位置较好的海岛。开发的过程一般是:先是渔民乘船出海捕鱼,捕鱼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离岸较近的海岛,遂以此作为临时休息、修补渔船和渔具的地方。假如该岛比较大,又有淡水,人们就可能在岛上定居下来,渔汛来的时候出海捕鱼,平时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或盐业,我国沿海地区的许多海岛就是由渔民从事海上捕捞开始开发出来的。渔业开发是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最重要的开发模式之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渔场资源开发
 
我国沿海地区海岸曲折,多港湾,有丰富的渔场资源,自古以来渔业就很发达。辽宁“复县西南滨海、土质瘠薄,其民多业鱼盐”;[1]崔正峰的《民国盖平县乡土志》云:“盖子西南距海,皆务鱼盐”;康熙年间的《新校天津卫志》云:“河北和天津海去域百里,从无人寇之患,商出百万之课,民获兴贩之利,乃鱼盐之薮也”;山东青、登、莱等处沿海居民“向赖捕鱼为生。”[2]浙江“温、台、宁波沿海居民以捕鱼为生”。[3]据1948年出版的《浙江经济年鉴》记载,浙江沿海的传统渔场有六处:飞云江与鳌江口之南北麂,瓯江口外之玉环群岛,椒江及金清港台州列岛,三门湾外之南田及鱼山,象山港外之韭山列岛,甬江及杭州湾外之舟山群岛。福建沿海以金门岛及厦门岛、澎湖列岛附近渔场开发较早。琼州“岛畔渔艇亦伙,皆以坚重木材为之,以代中国常有之松木小艇也,每年渔季,诸艇皆出行两月,常离其岛至七八里,以采海参剥碡瑁、晒鱼翅。其所渔者,常在中国海东西部浅水滩之间,出渔恒在西历三月,能望见北向海岸。每船仅用一二个舵工,并数翁清水而已。诸艇皆进至爪哇近诸大浅上,陆续渔至六月初始归,各积其所有以为货”。[4]因此,早期移居海岛的人多数以渔业为生,渔业生产在当时移民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江苏“西连岛,水势较深,大渔船随时出入,设遇颶风骇浪,多可趋避于此,为江苏第一渔港。夏秋鱼汛旺盛时,山东渔船悉以该处为根据地”。“新洋港,就形式上言实为盐城之咽喉,亦为江北渔业最发达之地。自盐城至新洋港,水程凡二百余里,渔村最大者为北川港,或利划船港,近被海盗盘踞。其次南北洋岸,亦尚发达,距渔场最近,出入便利。”“弓京港,属东台境,居民虽不及三千,而业渔者几占全数,为江北唯一渔村,且黄花张网船之数,在各港中首屈一指。小渔船之渔获亦颇多。”[5]舟山群岛自古便是我国著名的渔场,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从明末开始,福建渔民常在舟山一带打鱼。清代福建渔民在舟山建有“八闽会馆”,同时还参与当地的“人和公所”、“永安公所”及“渔商公所”的建造。直到今天,舟山群岛还有许多会讲闽南语的人,他们大多是福建移民的后裔。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东侧,拥有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港湾,又为南方暖流和北方寒流的汇集之地,盛产各种鱼类。福建南部渔民在海峡乘流追寻回流鱼群而发现澎湖,经常在那里躲避风雨、补充淡水、修理网具帆索,做短时间的寄居。后来寄居的人越来越多,遂构筑房舍,围圈菜圃,饲养猪鸡山羊,而逐渐定居下来。澎湖列岛中的许多岛屿名称,如碇钩、员欠、吉贝、船帆、网安、狗沙、锁管、昨脚、青螺、后螺等,都起源于渔业活动。明中叶以后,远洋渔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北港海面海产特别丰富,其开发过程与澎湖相似。在台湾西北沿海,渔民的海船不停地沿海岸航行,先后又发现了大员、打鼓、小琉球等很多良好的港湾和海岛,渔民把捕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