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
秦汉江南经济绪说
元代江南税粮制度新证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
南宋移民与江南城镇市场
宋代江南城镇的物资供应
清代江南经济:自然环境
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的管理
最新热门    
 
江南市镇的市场机制——吴江个案再分析

时间:2009-7-24 13:51:55  来源:不详
对于这一档案资料,可作如下的历史诠释。

第一,盛泽镇茶馆的分布密度非常之大,该镇一向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说[⑦m]。这些茶馆大小不一,最大的得意楼有80桌,最小的明福楼仅1桌,全镇共有茶桌681桌。江南茶馆所用茶桌,通常是正方木桌,俗称“八仙桌”,每桌可坐八人。按每天早茶、晚茶(午茶)两市计算,客满时每市可同时接待茶客5000余人次。生意如不景气,势必只有关门倒闭。然而盛泽镇的茶馆非但没有倒闭,到1950年代初期,反而由45家增加为48家[⑧m],足见茶馆的功能在这个商业中心是得到充分体现的。

第二,盛泽镇茶馆业如此兴隆,必有深厚的经济背景。据笔者对江南市镇茶馆的考察,此类茶馆是一个信息中心,也是一个探听行情、洽谈交易的场所。刘大钧在调查本世纪三十年代湖州经济时,对茶馆作了这样的描述:“乡间男子除在农忙及养蚕时期外,每日生活大约须耗其半日光阴于此(按:指茶馆——引者)。晨起后,俟航班开行,即附船上镇。除在船上须耗去几许时间外,到镇后即步入茶馆,集相识者于一隅,高谈阔论,议论风生。本地新闻,茧丝价格以及年成好坏等等,均为主要谈话材料。在茧丝新米上市之时,乡人即以此地为探听市价之所,因而经营茧、丝、米或其他产品之掮客,亦往往出没于其间,从事撮合,赚取佣金。”[①n]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性,盛泽镇也不例外。它是一个绸、丝的集散地,每天都有巨大的人流、物流,需要有一个歇脚、洽谈、交易的场所,茶馆便是这一功能的理想体现者。1926年3月11日《新盛泽报》在关于绸领业公所整顿佣金的新闻报导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同业及非同业在船埠、茶肆内争收机户绸匹”[②n]。可见绸领投与机户洽谈生意、收购绸匹是在茶馆中进行的。新编《盛泽镇志》在专论与丝绸有关的其他行业时,指出:“盛泽镇之茧商、丝商在茶楼上设座洽谈生意,收购近处村坊(如梅堰秋泽村、坛丘南塘村)的丝经”[③n]。可见生丝交易也在茶馆中进行。因此,只要盛泽镇上绸丝交易保持景气,数量众多的茶馆是决不会没有生意的。各色人等赶到熙熙攘攘的茶馆中吃早茶、午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经济行为——目的在于探听市价行情,做成一笔生意。

 

 

资料来源:《吴江县第三区盛泽镇茶馆营业状况调查表》(1946年4月),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145。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