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最新热门    
 
宋代江南城镇的物资供应与消费

时间:2009-7-24 13:52:05  来源:不详
杂识续集》卷上《杭州食米》。)建康府城的情况大致相似。嘉定十七年(1224),知府余嵘称城中居民“日食所须,仰给商贩,米舟一日不至,米价即倍腾踊”,“以是数拾万之生齿常寄命于泛泛之舟楫米”。(注: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诸仓》。)袁燮说:“金陵军民杂处,舟车辐辏,米、麦、薪、炭、cuó@③、茗之属,民间日用所需者,悉资客贩。”(注:袁燮:《@④斋集》卷13。)

  不过,就江南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而言,其物资供应的具体结构和形式又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政治型城市由于受民间工商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官方系统在城市物资供应中占了主导地位。如地处山区的徽州“舟车不通,商旅罕至”,工商业发展缓慢。绍兴二十二年(1152),城区商税额仅6000余贯。到嘉熙四年(1240年),在当地官员的请求下,宋廷同意裁撤该城的税务。在这种情况下,其民间系统的物资供应显然相当有限。与此相联系,该城的居民数量也不多。直到宝庆三年(1227),城内外在籍坊郭户仍只有3887户,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少的吏员、杂役等政府人员。至于户籍外的政府人员, 则数量相对较多, 仅驻军就有1300余人。这种人口规模和结构也决定了该城物资供应以官方系统为主的特点。(注:《弘治徽州府志》卷5《公署·郡邑》;卷2《户口》;卷4《驻军》。)综合型城市的物资供应, 官方系统和民间系统都占有重要地位,某些方面民间系统更为重要。如前面提到的南宋建康城的粮食供应,大部分仰仗商贩,一旦“客舟稀少,价即踊贵,抑之,则米不来;听之,则民艰食”。(注: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3《城阙志四·诸仓》。)经济型城市工商业发达,市场活跃,其物资供应主要依靠民间系统。如苏州城乡经济十分发达,“田畴沃衍,生齿繁夥”,“岁一顺成,则粒米狼戾,四方取给,充然有余”,“织衽之功,苞苴之利,水浮陆转,无所不至”,故城市居民“不耕耨而多富足,中家壮子无不贾贩以游者”。(注:范成大:《吴郡志》卷37《县记》。)显然,其所需物资主要是通过本地生产和市场流通。

      二、州县城市的居民收入与消费

  宋代江南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相当严重,不同阶层和群体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官僚贵族、地主豪绅、大商富工等无疑属于高收入阶层,是城市消费的主体;一般工商业者和部分士人、吏员等属于中等收入阶层,其消费活动也较为活跃;小商贩、小手工业者、贫寒士人、佣工、游民等属于低收入阶层,其消费需求仅限于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准。

  城市官僚贵族的收入首先来自政府提供的货币和实物形式的俸禄,这一点无需多说。此外,还包括地租和工商业收入。大多数官僚贵族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有的是朝廷赏赐的,有的是依仗权势从农民那里兼并的。如神宗、哲宗两朝,执政王安石、吕惠卿、章dūn@⑤等人在浙西、江东一带拥有不少田产。徽宗时,佞臣朱@⑥在苏州等地有田地30万亩,另一佞臣蔡京仅受赐的江宁府溧水县永丰圩就达千顷。(注:《宋史》卷470《朱@⑥传》;洪迈:《夷坚志》丁志卷5《石臼湖螭龙》。)宋高宗即位初,将蔡京、朱@⑥、童贯、王黼在浙西的田地籍没出卖,六年后未卖出的还有5000多亩。(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1,绍兴二年二月辛未。)迨至南宋,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之风更为盛行。大将张俊“喜殖产”,其田庄广布苏、湖、常、秀等州,“岁收租米六十万斛”;知枢密院事周麟之强夺常州邵家地20余里;权臣桧“田业甚富”,其死后十余年,虽家业渐趋衰落,但岁收粗米仍高达10万斛;恭国公杨存中田产众多,曾一次就献出土地近4万亩给朝廷。(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绍兴十年四月乙丑,卷191,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己丑;洪迈:《夷坚志》丁志卷5《荆山庄@⑦》;《宋会要》食货,63之138。)由此形成了“郡县之间, 官户田居其半”,“一都之内,膏腴沃壤,半属权势”的状况。(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1,绍兴二年一月丁巳;《宋会要》食货,14之37。)端平元年(1234),刘克庄在《备对札子》中说,官僚贵族“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则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注: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51。)稍后谢方叔也说,“国家驻跸钱塘百有二十余年矣……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租米有及百万石者。”(注:《宋史》卷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