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梁启超:“激进-保守”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
《历史研究》关于文献引
试论明清东南沿海海洋经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领主制与地主制:封建生
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模式
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模式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
论晚清外债抵押方式的转
最新热门    
 
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度的历史分析

时间:2009-7-24 13:52:05  来源:不详
情况下也就是在推广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前引知洋州宋莘《劝农文》提到:“余尝巡行东西两郊,见口稻如云雨,稻田尚有荒而不治者,怪而问之,则曰:‘留以种麦’。夫种稻而后种麦未晚也,果留其田以种麦,使变成口口,则一年之事废矣……”所以他劝谕洋州地方农民要勤于施肥,这样就可以推广稻麦复种。黄震在抚州劝农,也说:“收麦在四月,种禾在五月初,不因麦迟了种禾。”⑧据称,“昔潭州亦不种麦,自真相公做安抚,劝令种麦,百姓遂享其利。”⑨说明某种程度而言地方官的劝谕是有实际效果的。

——————————————————————
① 陈傅良《止斋集》卷四四《桂阳军劝农文》,《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九《劝农文》。
③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00《劝农文》。
④ 《鹤林集》卷三九《隆兴府劝农文》。
⑤ 方大琮《铁庵集》卷三三《将邑丙戌秋劝种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⑥ 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八《劝农文》,福建聚珍本。
⑦ 参见方大琮《铁庵集》卷三。《将邑丙戌秋劝种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黄氏日抄》卷七八《咸淳八年中秋劝种麦文》等。 .
⑧ 《黄氏日抄》卷七八《咸淳八年中秋劝种麦文》。
⑨ 同前书,《咸淳九年春劝农文》。


先进的蚕桑技术也是地方官劝农文中介绍较多的内容。如程珌向富阳县农民介绍太平州的种桑经验是要深挖树坑:“彼间之种桑者,每人一日只栽十株,务要锄掘深阔,则桑根易行,三年之后,即可采摘,盖桑根柔弱,不能人坚,锄掘不阔,则拳曲不舒,虽种之十年,亦可摇拔,此种桑之法也。”且曰: “低山平垄,更当添种,则蚕丝之利博矣。”①朱熹向南康军农民介绍的则是两浙地区的剪枝技术:“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另外还要注意桑树间隔距离、施肥等问题②,比较科学。此外他提到有“星子知县王文林种桑等法”③,未见具体内容,估计当更为具体。陈造在房州劝农,称当地“桑柘绝少,蚕事灭裂,饲守缲织,皆未得法,端匹狭燥,丝绵席暗,无可取贵”,也劝谕农民“多植桑柘,每岁春办为四十日夙夜之勤,缲织饲守,求尽其技精”④。

此外如谨守农时、爱护耕牛等等,都是劝农文中比较关注的内容,兹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更有一些地方官留意于改善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如真德秀出知隆兴府时所说:“知劝农而不知去其害农者,则亦文具而已矣。”他因此针对当地“科敷害农”、“追扰害农”等具体情形,“约束十条”,下令遵守⑤。阳枋(1187。1267年)撰《绍庆府劝农文》,也称:“劝课农桑,太守当务也。然黔中之俗,不忧细民之惰农,而患豪民之妨农。”故此告诫:“当职决不为非法之科,尔豪民断毋肆暴横之敛。……苟违斯言,罚及尔身不可悔。”⑥此类禁令,虽仍多不免流于具文,然地方官若将其作为劝农的一个内容,挟政府权威而认真推行,对于改善地方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总之,上述可以说明,具体就劝农文而言,它作为宋代劝农制度主要的表述形式,在“父老听来似不闻”的同时,还兼具作为帝制国家宣扬重农主义的象征物、进而对民众产生无形的政治文化影响,以及传播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前文关于宋代劝农制度分析的典范性意义在于:在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至少就今人看来纯属形式主义的内容,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应用合适的理论工具去分析这些形式主义内容,解读它们存在的“理由”,有时可能会有颇具启发性的回应。

————————————————————————
① 《洺水集》卷一九《壬申富阳劝农》。
②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九《劝农文》、卷一00《劝农文》。
③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别集》卷六《申谕耕桑榜》。
④ 《江湖长翁集》卷三。《房陵劝农文》。
⑤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隆兴劝农文》。
⑥ 阳枋《字溪集》卷九《绍庆府劝农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