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宋元时期的瘴疾与文化变迁

时间:2009-7-24 13:52:16  来源:不详
,则瘴疾与中州之气就是相对应的事物且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瘴情的轻重有无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华夏(汉)文化对南方各地影响程度的大小。换言之,是历史时期北人南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注:参见黄滨《历史上珠江流域人口移动的主流变迁初探》,载《广西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才使岭南的一些地方呈现出了与往日气质迥异的景观。
再以桂林为例。虽然唐代白居易在诗中称“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注:白居易:《送严大夫赴桂州》,《全唐诗》卷442。)但实际上白居易并没有到桂林生活的经历,不能知其详情,再说这样的送别壮行之诗,一般都是褒扬劝勉之辞,不宜将目的地说得一无是处,因此诗中之语不能全然置信。根据前文摘引之史料,北宋时期本应戍守桂林的士兵都撤退到荆湖南路辖境内的全州与永州了,这意味着此时来自北地的戍卒并不适应桂林的风土,但是到南宋以后,士大夫们却认为:“自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今静江(即桂州,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府)有中州清淑之气,荔浦相距才百余里,遂入瘴乡,是天所以限楚越也。”(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3《舆地考九》。)所谓的“有中州清淑之气”,在北来士人眼中,就是指此地已归化于中原华夏(汉)文化之中,不再属于异族的瘴乡蛮土了。不难想见,与唐代一样,宋元时期的“瘴”依然与“蛮”有着不解之缘,“瘴”的深浅是与“蛮”的生熟联系在一起的。(注:史书中多有以是否熟悉汉文化为标准来判断少数民族归化程度的称呼,如熟夷、熟黎、生黎、生獠等。)另外,梅莉等在分析明清时期瘴疾的分布与变迁时,集中讨论了北方移民的南迁与瘴区的南移、缩小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开发是瘴区缩小、瘴病减轻的主要原因。假使换一种说法,应可作如是理解,即历史上地区开发的逐渐成熟,也就是中原华夏文化不断地涵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既然如此,则将瘴的轻重有无看作是一种观念的变迁,就算不得唐突了。换言之,由于人们以华夏(汉)文化为准绳持续地影响、驯化南方各地的景观,使得这些地方逐渐与中原的风气趋同,因此人们认为是“中原清淑之气”冲淡、疏减了瘴气。这一文化变迁同样反映在宋元时期的医书医方之中。

二、风土改良:宋元医家视野中的瘴疾
 
    宋元时期的医书医方是以另外的方式来表述岭南一带的文化变迁的。在医家的眼中,瘴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或者至少是致人患病的因素。在面对瘴疾的威胁时,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解释其病因病机,以及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救治并阻止其蔓延。然而这种努力要受到医家的知识背景和医疗水平的制约,医家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认识疾病的方式,其医疗水平则决定了疾病救治的有效程度。唐以前的医家对瘴疾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在治疗方面也显得比较粗略;而两宋时期的医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大有进展,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医家根据《内经》等医典中的风土观对瘴疾的原因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其二,医家对瘴疾在治疗上的争论与改进;其三,医家面对瘴疾所提出的风土驯化与改良的要求。
    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肇基之地,在宋以前这里一直都是文明的中心地所在,其周边的民族则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这使黄河流域的人们认为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就是“中国”,是文物丰盛的礼仪之邦、世界的中心。这里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草木丰茂,因而造就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在如此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人们所形成的风土观,就是认为这里土厚水深,阴阳合和,最利于万物的生长发育,即所谓“中国,天地之中,阴阳之际也,日月经其南,斗极出其北,含众和之气,产育庶物”。(注:《盐铁论·轻重》,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0页。)其四周则是蛮夷戎狄所生活的地方,为积阴或积阳的“不毛之地”,不利于人的生存,特别是南方地区,阳气常泄,水土恶弱。这一风土观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注:此亦可参考前引萧璠之文的有关论述。)并且始终影响着医家对地方风土的评价。(注:梁其姿在《疾病与方土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一文中,谈到了元以后医界的方土观经历了从五方观向南/北或东南/西北二元模式的转变,洵为的见。梁文进一步指出:“元以后医家的方土观强化了西北与东南的对比,他们认为西北水土高爽,外在致病因素较少,人的禀赋又较强,不易产生疾病。而东南方人的禀赋较弱,容易被卑湿水土所产生的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直至明清仍以西北及北方为文明的起源,虽然当时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