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技术进步:中国古代经济
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泛美危机与争取进步联盟
科技进步与战后世界历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
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五
秦汉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最新热门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时间:2009-7-24 13:52:21  来源:不详
秋堰以遏溪流,令水自斗门人南渠河,以灌安乐乡之田”。另有澄水闸,是专为节制人西湖之水而置的。“始因钱(塘)湖门内诸山之水分流为三道,雨甚则泥滓侵蚀西湖,故于钱(塘)湖门之北城下置海子口,流出省马院后,为小渠引水直至澄水闸人湖”。此外,还有南闸分方家峪之水至长桥下人湖[21]。
    从上述例子看,浙西的临安,无论西湖或其他堰塘都曾经认真整治,在堰的修筑上,配置斗门控制水量,比较科学;而且西湖(钱塘湖)的防淤塞问题有新的措施,即于人湖水道置“海子口”,分流水道,让山水带来的泥滓沉淀,然后引流人湖。在湖外水道清淤比湖中清淤方便省工,值得肯定。
    3.湖南、江西的治水治田成绩
    洞庭湖区和潇湘流域是湖南的主要农业区,宋时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已有相当规模,这种发展也得益于治水治田的成就。先说长沙,据清人吕肃高修的《长沙府志》所记,长沙府各县陂、塘、堰、湖甚多,其中有些水利工程是唐宋以来就有的,代代疏浚整治。其次是潭州,“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曰龟塘,溉田万顷。其后堤坏,岁早民皆阻饥”。南宋高宗时守臣吕颐浩治潭,“始募民修复以广耕稼”[22]。岳州濒临洞庭湖,地势卑下,人居多重屋(宋代民居多子屋,罕有二层以上楼屋),所耕之田自必筑堤。岳州的堤坝有白荆堤、偃虹堤等处,堤内即陂、塘。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湖湘间,南风三日则陂塘积水耗减已尽,土人谓之南马杓。”
    江西的治水治田规模比湖南似乎大得多。《南昌县志》卷五《河渠志上》云:“南昌纵横百里,平衍卑下,水、土各居其半。旰、赣两河交会其间,经流贯于域中,纬流络其上下,宜稻谷,民勤耕稼。唐武阳郡公韦丹,始筑堤十二里以障江,凿陂六百所,溉田万顷,水利以兴。”[23]由此可知,南昌水利之兴始于唐韦丹刺洪州之时;南昌地区水利主要目的是筑堤防洪与凿塘防旱。南昌旧志所载堰塘尚有一百七十多所[24],大体上反映了唐以后南昌县水利的规模。
    就整个江西而言,水利与农田建设有较大发展,有的学者称之为“飞跃”发展,如文士丹先生在《东吴一一南宋时期江西的农业科学技术》一文中写道:“宋代的江西,水利事业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期。唐代的江西总共兴修大、中型水利二十处,宋代却兴修了三百二十处,是唐代的十六倍。仅仅是王安石熙宁变法时期,江南西路(约当今江西)就兴建了各种水利997处,灌溉面积达4675顷。南宋淳熙元年(1174),江南西路共修陂塘沟洫2245所,可灌粮田44244顷(据《江西通志》)。宁宗时,江州(今九江)曾修陂塘数千个。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年间在丰城筑有石堤,南宋时又多次修治并增筑子堤,加长石堤。范成大说:丰城‘沿石堤甚宇,密如钱塘,不如是则颓啮不可保聚’。修筑石堤是水利工程技术较高的反映,能把石堤修得平坦宽阔,其密封度可与钱塘的堤岸相比,更能反映出修筑的水平。”[25]
    江西鄱阳湖圩田的开发始自南宋末元初,所以还未形成为浙东那样的围湖垦田问题,既无围垦,新的水利问题当然无从谈起。当时的鄱阳湖区还保持着优越的生态环境。
    4.闽广的治水治田成绩
    福建水利当首推福州、莆田和泉州。福州府之长乐县,知县徐谟“兴修管下湖塘水利及创斗门一百四所,灌民田二千八十余顷”;连江县知县曾模也“开浚东湖塘二十余里,造水闸,筑岸塍一百二十余所,溉田二千余顷”[26]。这在当地堪称大型水利工程了。
    兴化府的莆田县背山濒海,其水利工程建筑也和浙东一样有蓄淡拒咸的功能。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咸丰刻本)“木兰陂图说’记载:“仙游诸溪涧水,由莆人海。海潮由黄竿溯流而上,溪海咸淡不分。宋治平间,长乐钱氏女始于樟林将军滩,堰溪为陂,开沟顺鼓角山南行,(后)溪涨陂败。同邑进士林从世复于上杭温泉口筑陂,岸高水急,亦败于潮。熙宁初李长者宏,应诏相地木兰山下为今陂。地在钱下林上,溪广水漫,布石柱三十二间,纵横钩锁,上下数里,布长石,浪不能啮干溪流,南行为大沟七,小沟一百有九,以分受之,长四十余里,广十余里。创洋城、林墩、东山三斗门,泄水人海。先是,南洋皆斥卤,唐观察使裴次元始塍海为田,惟恃新塘、横塘、许塘、唐坑塘、国清塘蓄水,旱无余润,至是而水足田腴。五塘为田,留国清塘备大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