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技术进步:中国古代经济
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泛美危机与争取进步联盟
科技进步与战后世界历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
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引进五
秦汉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最新热门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时间:2009-7-24 13:52:21  来源:不详
具说[39]。
    碎土工具有穋碡、砺砗、耖。王祯《农书》卷十二云:“陆龟蒙《耒耜经》曰:耙而后有穋碡焉,有砺砗焉。自耙至砺驛皆有齿,穋碡觚稜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余谓穋碡字皆从石,恐本用石也。然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耖是耕匀工具,主要用于水田。《耕织图诗·耖》云:“脱裤下田中,盎浆著塍尾。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40]即说明耖的这一用途。
    粮食收成后,稻谷扬净使用的是扬扇。梅尧臣诗云:“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紇,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喧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41]王安石亦有同名诗一首,末句为“翁乎勤簸扬,可使糠秕尽”[42]。据两诗描述,这种扬谷器比原来的簸箕扬谷先进多了。王祯《农书》卷十六《杵臼门》有“扬扇”图,附“说”云:“其制中置箕(sun)轴,列穿四扇或六扇,用薄板或糊竹为之,复有立扇、卧扇之别,各带掉轴,或手转足蹑,扇即随转。”“说”引上面梅尧臣这首诗,可见宋代江南就有扬谷的风扇了,扬谷已半机械化。
    耕作制度的改革首推复种制。王曾瑜同志的《宋代的复种制》[43]一文有详细论述,足资参考。王文认为:“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宋代的复种制主要包括双季稻和稻麦两熟制。”
    “南宋初,朱胜非说:‘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有晚禾。…王文认为宋代除早稻与晚稻外,又出现中稻。如明州有早禾、中禾、晚禾,“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处暑成,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当然长江流域早稻与晚稻的成熟时间,各地亦有不同。
    我赞同王文关于古人“再熟”之说与现代两熟、三熟制有区别的观点。一般说来早晚稻复种是很困难的,其关键是早熟稻品种培育问题。王文指出:晋代左思的《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的说法,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再熟稻,一岁再熟”的说法,蒋堂《登吴江亭》诗“经秋田熟稻生孙”句,均不足证明当地存在双季稻的复种,恐为再生稻,并非复种。“因为在当时的两浙路,以至长江流域一带,早稻的成熟期约在六七月,而晚稻的插秧期则不得迟于五月。马永卿《嫩真子》卷二说:‘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矣。’陆游诗说:‘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这两条记载并未说明四五月插秧是何稻种,参以元代王祯《农书》卷一说:‘二月惊蛰节、春分中浸稻种,三月清明节、谷雨中种稻,四月立夏节、小满中秧早稻。五月芒种节、夏至中秧晚稻。’可知晚稻的插秧期与早稻的收获期须隔一二个月,要实现复种是不可能的”。
    王文的上述论点是否尚有商榷之余地?我认为若从宋代单季稻种植情况看,无论早、中、晚,都不可能一年两熟,因为水稻的生长期一般要一百五十天。若早稻在农历四月十日左右插秧,则至九月十日收获;若晚稻在农历五月十日左右插秧,则至十月十日左右收获。一般说来早稻收获最早在八月底九月初,晚稻迟一个月左右。假如早稻的生长期能缩短到三个月甚至两个月,则早晚稻的双季连作就有可能丁。先看福建的情况:宋代福建单季稻大都为中晚稻。占城稻可能首先在泉州落脚。占城稻传人之初一般在高田(又称旱田)种植,后来也在水田种植。在占城稻(旱稻)水稻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占城系的晚稻。这种水稻品系的双向变异现象应该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宋代占城稻,俗称“百日黄”[44],意谓生长期为百日,比传统的粳稻短两个月。所以农民便在单季早(或晚)稻之前,先插一季占城稻,获得一年两熟[45]。福建的福州如此,气候条件相近的江西、浙江,也就可能推广复种制了。
    何炳棣先生的分析有助于证实以上看法:“宋代官方的记载没有清楚讲明占城稻生长所需时间。关于它最初的成熟期,长江下游地区一些宋元地方志说法不一。例如1202年修的《会稽志》(即今绍兴)证实道:‘凡占城,土人谓之金成,不知何义也,一名六十日。’(注:卷十七,页1)但是,这条资料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资料必须谨慎引用……例如1223年修的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地方志,提到当时最早熟的品种‘六十日’时,谨慎地说:‘占城(稻)……至今土俗谓之百日黄。’(注:《赤城志》,1332年修,1923年重刻本,卷四,页3)……通过自然变种(注:参阅扬波斯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