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皇朝兴替:中国历史上的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走出农民起义研究的死胡
最新热门    
 
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

时间:2009-7-24 13:52:23  来源:不详
(注:石介《徂徕集》卷下《录微者言》,四库本。)。主户中的下户虽然有少量土地,但也极其艰难。仁宗皇佑二年(1050年),四川农民的情况是“蜀民岁增,旷土尽缺,下户才有田三五十亩或五七亩,而赡一家十数口,一不熟即转死沟壑,诚可矜恻”(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 ,皇祐二年六月。)。并且这种主户中的下户所占比例是很大的,“逐县五等户版簿……而第四、第五等常及十分之九”(注:张方平《乐全集》卷二十一《论天下州县新添置弓手事宜》,四库本。)。
  因此,和唐代相比,宋代人口的增加和国土减少,至少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土地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日益贫困化,这使得“重迁”思想在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显得软弱无力,许多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并且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使得农民的流动成为可能。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不仅包括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而且包括各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因此农民由人口密度大流向人口密度小的地区、由经济落后流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是很自然的事。具体而言,宋代农民流动既包括从农村流向城镇,也包括从平原流向山区,从中心地带流向州县交界地带。
  其次,宋代经济,尤其是宋代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再次,宋代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为农民流动提供了重要保证。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十一月,朝廷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与凭由,方许别往。多被主人抑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注:《宋会要辑稿》一之二四。)。不仅诏书相对放宽了客户迁移的条件,而且也得到了执行。元佑二年(1087年)三月王岩叟言:“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7,元祐二年三月。)。

二、农民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宋代许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在摆脱了种种束缚之后,为谋求生计,利用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从事农业或工商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农民的职业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农民的职业流动在宋以前也是存在的,但宋代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所面临的日益贫困化的现实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从事其他职业的条件则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导致了大批农民流向手工业、商业等部门,为其提供劳动力的保证,使其得到持续、长足的进步。
  首先,农民向手工业的流动。宋代官私手工业中普遍存在雇工现象。矿业方面,由于普遍采用招募制、承买制等生产经营方式,雇工比较集中,一些矿场有数千乃至数万雇工。如仁宗时的韶州,“被山带海,杂产五金,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注:余靖《武溪集》卷五《韶州新置永通监记》,四库本。);信州铅山县自太宗时铜矿开采,所募“常十余万人”(注: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十一《诸监炉铸钱》,24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除官府有时直接募人在官营矿场劳作外,宋代矿业方面的雇工主要由冶户自行招募,官府则主要招募冶户,以保证完成课额。这些冶户虽然有不同的等级,但都具备一定的财力,并且由于采矿是一项繁重的劳动,不是靠一家一户之力所能完成的,因此他们一般都要雇工。如徐州利国监,“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今(元丰元年)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采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注:《东坡全集》卷五十二《上皇帝书》,四库本。)。这样,利国监有3600人之多;南宋时汪革在舒州宿县经营的两座铁冶,“有众五百余”(注:岳柯《桯史》卷六《汪革谣谶》,中华书局,1981年版。)。盐业方面也存在大量雇工。如,据文同记载:“(陵州井研县)豪者(卓筒井主)至一二十井,其次亦不减七八。每一家须没四五十人至三二十人。此人皆是他州别县浮浪无根著之徒”(注:《丹渊集》卷三四《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四库本。)。由此可略见盐业中雇工之多。其他如纺织、陶瓷、酿造等各类手工业中,也都存在雇工。
  其次,农业方面的雇工。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播种、耕耘、收获的时间性很强,这不仅表现在粮食作物的种植,而且表现在经济植物的种植。宋代由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专门为市场而生产的各类农村专业户,这些专业户在特定的时间,也会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就为无地和少地农民解决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