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皇朝兴替:中国历史上的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秦汉商品经济与农民生活
地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
唐前期农民赋役负担与户
唐宋之际农民阶级内部构
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
农民与太平天国的兴亡
把钱币研究与社会经济史
地理条件制约古代中国不
最新热门    
 
走出农民起义研究的死胡同

时间:2009-7-24 13:55:55  来源:不详
摘要:“让步政策”是人口下降引起地价降低的结果;当人口饱和遭遇天灾时,发生马尔萨斯抑制,此时人口降幅大大超过粮食减幅;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人口饱和;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王朝更替。帝王和王朝为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因而在百姓中享有威望;农民起义既未促进、也未阻碍生产力发展,它只是历史得以延续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土地价格   人口饱和   王朝威望   联系环节 

    

一、问题的提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论断为农民起义研究定下了基调。 

为了解释农民起义如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曾经有人提出一种“让步政策论”。他们认为,在王朝后期,剥削率高,农民负担达到“见什税五”的程度,沉重的剥削使农民根本无力扩大再生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新王朝的统治者被迫采取“让步政策”,农民负担降到“三十税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用统治者的“让步政策”来解释农民起义后农民负担减轻、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的事实,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它无解释,既然统治者已经把农民起义镇压了下去,胜利者还有什么必要再对失败者让步呢? 

这一致命的缺陷被“让步政策论”的反对者抓住不放。他们指出,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政治危机,在农民起义之前,有可能对农民阶级采取一些“让步”措施。但在镇压农民起义之后,地主阶级就不可能再对农民阶级实行“让步”。对于大起义后农民负担减轻的事实, “让步政策论”的反对者也不能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由于不能解释大起义后农民负担的减轻,也就无法解释农民起义如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样,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农民起义问题上,历史研究走进了死胡同。下面我们应用现代经济学原理,从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分析农民起义的原因和作用。 

  

二、“让步政策”是地价降低的结果 

探讨农民起义和让步政策,需要利用关于“公共产品”的理论。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像国防、交通、立法等一些不通过市场交换,而由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提供公共产品需要建立机构和雇用人员,所以公共产品也有生产成本。自从人类进入农业定居以后,就必须有人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公共产品,社会才能够维持下来,直至现在,政府仍然主要是为它的居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公共产品,而以税收 作为报酬的组织。从这一原理看,赋税就是居民为消费公共产品而支付的费用,所以不属于国家对居民的剥削。 

农民因租种地主土地而向地主交纳的地租,则是土地的价格。同一般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一样,地租的高低并不由地主的剥削意愿或者农民的支付意愿单独决定,而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它取决于土地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中国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地主直接雇佣长工进行剥削(这一剥削形式也可以用经济学原理解释)。雇工剥削虽然  与地租剥削的形式不同,但剥削程度仍然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和劳动的供求关系就将发生变化,地租雇工工资也会相应变化。一般情况是,在王朝统治后期,各地人口已经大大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