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恭愍王后期明高丽关系与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明代后期粮食生产力的提
碑石所见清代后期陕南地
明代后期蒙汉互市及其社
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
最新热门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

时间:2009-7-24 13:53:28  来源:不详
>
  南唐                12
  江南、江淮             16
  吴越、江浙              5


    据表,北方移民在江南的分布面相当广,以江南平原的苏州、常州、升州、杭州、越州及皖南山区的宣州、歙州等州较为密集。
    苏州长期以来是太湖流域的区域中心,影响并达到长江下游地区,唐代的江南东道治所即设于此。由于经济文化发达,向来被誉为“甲郡标天下”[①g]。唐代北方移民以其为重要聚居地,列表移民中16人分布于此,居各州第一位。
    梁肃在安史乱时自北方迁入苏州一带,他说苏州治所吴县:“当上元之际,中夏多难,衣冠南避,寓于兹土,三编户之一,由是人俗桀杂,号为难治。”[②g]北方移民竟占到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见移民数量之多。天宝时苏州有人口63万余[③g],准此比例估算,移民至少有二三十万。
    唐末北方武装势力自淮南进入苏州。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感化军牙将张雄自徐州率众三百进入苏州,次年六合镇将、原黄巢部下徐约率部驱逐张雄,占据苏州[①h]。与此同时,单独迁入的北方移民人数甚多。例如,毕师颜及其子宗逸避黄巢乱,自山东郓州迁家苏州盘门外[②h],郑戬祖先于唐末自北方定居吴下,以后世代为吴县人[③h]。此外,嘉兴(浙江今市)县唐末也有移民分布[④h]。
    白居易说唐后期苏州周围的常、润、杭诸州经济状况:“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戈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⑤h]既然苏州有较多数量的移民,这些州也不应例外。大历中,朝迁评价各地刺史治绩,润、常两州刺史均被推为第一,治绩之一是“业来游口”[⑥h]。大历初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有能力的北方人纷纷北归,无为北返者开始在南方定居,所谓的“业来游口”应主要指北方移民在南方定居。卒于贞元十一年(795年)的京兆人杜氏,是在“□岁中原盗贼奔突时避地东土”,随父母定居润州句容的[⑦h]。虽然因碑文缺字年代不详,据文意和卒年推测当是安史乱时迁入。来自河北的移民张祜在长庆年间(821—824年)迁入润州,杜牧之子杜晦辞则在唐末退稳于常州阳羡(即义兴,今宜兴市)[⑧h]。唐末扬州大乱,不少人举家南迁,上举葛涛的事例说明与之一江之隔的常州是移民的主要迁入地之一。
    自隋平南朝以后,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市)地位一落千丈,唐初废为蒋州,继沦为润州属县。但是,金陵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天下大乱时的重要地位,势必成为吸引北方移民的中心,永泰中(765—766年)博陵安平人崔造和其朋友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便侨居于此[①i]。唐末,自北方南下的感化军牙将张雄自苏州退出后占据升州[②i],零散迁入的移民为数更多,长安人刘著便是代表[③i]。
    五代升州改为江宁府,为南唐国都,境内的北方移民必然以此为首选迁入地,如卢氏、朱元[④i],都自北方迁入。南唐后期因后周南侵而大举南迁的淮南人民,也多定居在金陵一带[⑤i]。在上表中升州有10人,仅次于苏州、杭州和歙州,但南唐(因不知迁入地故列此)的12位移民中,大部分可能定居在都城,因此移民实际数量应多于唐末的其他州。
    永泰元年(765年)李华撰《杭州刺史厅壁记》[⑥i],说:“杭州东南名郡,……。此州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方隅有事以来,承制权假以相国元公,旬朔之间,生人受赐,由于望甲余州,名士良将递临此部。”虽然安史乱后来此的“名士良将”等人士未必都是移民,但其中有一些人是移民却是不容怀疑的。原任蓟县(今北京市)县尉的王某于安禄山反后奉母亲杨氏南迁,其母卒于杭州富阳县境,王某后封御史、著作郎[⑦i],自然是一位上层移民。另一位来自北海(今山东青州市)的移民唐熊,天宝末也因避地迁居余杭[⑧i]。元和间白居易兄弟避乱离散,其中一人流离于此[⑨i]。唐末钱镠以杭州为基地,割据浙江,后建立吴越国,以杭州为都城。吴越国厚待北方上层移民,这些人大多应居住在杭州。吴越国的军队中颇多来自北方的军人(见上)。为了保卫都城的需要,屯聚在杭州周围的北方籍军人人数应多于其他地方。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