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
陈寅恪的士大夫情结与学
陈垣的宗教史学特征及方
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
最新热门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4:33  来源:不详
流传后世的鸿文名篇,就可以更正确地认识陈寅恪和陈氏之学的价值。

 四

  陈寅恪治学广征博引,正史实录之外,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梵夹道藏、诗文酿辞、笔记小说、碑石墓志、家谱方志、异族故书、域外文献,无不用为“考兴亡之陈迹,求学术之新知”的有用材料,抉隐发覆,开拓利用史料的蹊径,示范了驾驶史料的能力。
  关于史料作为史的组织细胞的重要性,陈寅恪先生有一段名言,广泛被引用:“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陈垣敦煌劫余录序》,《史语所集刊》1本2分册,引自《金明馆丛稿二编》,236页。)20世纪兴起并在国际上成为一门显学的敦煌学因此序而得名。陈本人也成为一位早期的著名敦煌学者,在其为数不少的敦煌学论文中,《韦庄妇吟校笺》和关于《常何墓志铭》的研究最为知名。晚唐诗人韦庄的《秦妇吟》和初唐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墓志铭都是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新史料,《秦妇吟》披露了黄巢进长安以后社会离乱苦难的一些以前鲜为人知的惨状。陈寅恪的校笺被公认是整理得最好的一个本子,对洛阳东西路程的考订和对诗句的校释,展示了诗史互证的硕果。《常何墓志铭》被其称为“最佳之史料”,也做了录文,对该墓志铭的研究,使他能对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得胜,李建成、李元吉失败的原因做出解释:“玄武门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事变成败之关键,至为明显……此亦新史料之发见,足资补释旧史所不能解之一端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55页。)
  卷帙浩繁的诗词笔记小说也是其得心应手娴熟使用的文字史料,名著《元白诗笺证稿》是最早示范了以诗证史方法的成功之作。其中还从唐代科举之盛,极于德宗之世,论及小说发展史上的问题:“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点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时最佳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中之中坚人物是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页。)上述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保存至今犹有四五百种之多的唐人笔记小说,自然是治史者不能忽略的。在《元白诗笺证稿》第84页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83页一再引用的康骈《剧谈录》李驾戏言元稹“明经及第,何事看李驾”故事,原书第84页有按语:“寅恪案:剧谈录所记多所疏误,自不待论。但据此故事之造成,可推见当时社会重进士轻明经之情状,故以通性之真实言之,仍不失为珍贵之社会史料也。”其中所说在多所疏误的笔记小说中发掘具有“通性之真实”的珍贵社会史料的方法,值得认真体味学习。
  陈寅恪甚至提出了有鉴别地使用“伪材料”的惊世之论:“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248页。)敢用会用“伪材料”,是大学问家的高明之处。比如研究古代服饰,必须利用的画塑资料往往是赝品,沈从文先生并不因此而弃之不用,而是先做缜密的考证,不仅按传统的鉴别方法看该画的绢纸材料、笔墨、设色、题跋、画风,还综合考察所有内容细节,考证该画可靠不可靠,可靠到什么程度,哪些可靠,哪些不可靠,哪些又可靠又不可靠,尔后按该画能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那个时代的服饰资料加以利用。这个道理对研究历史、文学、美术是相通的。能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地掌握,标志一个学者在学术上的成熟。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下几十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据我的学生廖孝莲统计,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运用笔记小说材料有近60处,20余种之多。他对这些私家纂述的笔记小说易流于诬妄的情形十分警觉,在本书第73页就有“唐语林壹言语类李太尉德裕未出学院条,谓德裕父吉甫劝勉德裕应举及玉泉子李德裕以已非科第条所言,恐皆不可信”的判断。又如佛经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是否如日本西本龙山考定为鸠摩罗什所译的问题,陈寅恪在《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跋》一文中推定三事后,提出二点不可解之疑点,说:“总而言之,考据之学,本为材料所制限。敦煌本是否为鸠摩罗什所译,尚待他日新材料之证明。今日固不能为绝对否定之论,亦不敢为绝对肯定之论,似为学术上应持之审慎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