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皂囊与汉简所见皂纬书
我与元史研究
我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
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汉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
汉唐异同论
最新热门    
 
我与汉唐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4:33  来源:不详
1956年,我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已是四十余年了。
  入大学前,我是一名老师。原因是1948年在长沙读完高中,暑期参加了高考。当收到北平二所高校录取通知时,我正患疟疾未能入学。愈后便在家乡教小学,随后转教初中。1952年,上级通知调我去益阳市教高中。自己高中毕业去教高中,我无此胆量。领导便决定调我升大学,由此得以顺利地进入武汉大学学习。
  建国初期,大学里同样政治运动多,四年内有一年半基本没有上课。外语系以外诸系学生按规定一律学俄语,我因中学生时英语稍有基础,申请参加外语系学英语,经特批允许。但不及二周,同班不少同学不想学俄语,议论多,说班干部不应有例外。于是我也只好改为随班学俄语,往后实践表,这一步我是完全走错了。
  大学一年级。长孺先生教中国古代史基础课,所讲内容较深,说话方言又重,教学不很吸引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吴于厪先生主讲世界上古史,口才好,逻辑思维强,教学很受欢迎。1955年,唐先生的专著出版,我通过学习,从中获益多,印象大为改观。
  建国初期教材缺乏,同学中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背(诵)笔记,考试默(写)笔记”,我不习惯此道。姚薇先生教隋唐史,上课逾二月,我仅记了几行字,姚先生大怒,批评我身为班干部,太不像话,罚我站了一课时。还是这位姚先生,后来又教我班中国近代史,我仍是积习难改,他对我却比较满意,曾动员我毕业后跟他学习近代史。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大多忙于编写讲义,印发给学生。同学常有讨论课,记得有一次世界现代史讨论课,我谈了在图书馆看书的心得,尖锐批评任课教师所编讲义错讹多,张冠李戴。矛盾百出,弄得那位老师十分难堪。事情已过多年,至今回忆,很对不起那位在当时热衷改进教学现已亡故的授课老师。
  建国初期,武大开出的课很少,更没有选修课,除政治课是全校性地开大课讲授,人数众多而外,各系专业课分班讲授。听众很少。课后,同学们多忙于整理课堂所记笔记。我没有这么做,有空便去阅览室看书,东翻西看,并无明显目的性。有一天,突然萌生偷听外系课的念头,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一俟本班没有课,我便潜去外系偷听,它既不是合安排,自然无法保证听课内容前后连贯。我曾偷听过陈修斋先生讲西方哲学史,邓启东先生讲经济地理,黄焯先生讲古代汉语,有一次,课堂上被黄焯先生发现,把我撵出来了。
  大学生时,我积极投身政治运动,参加不少社会工作。学习历史极少读过原始资料,全班三十三名同学,我的考试成绩通常是中上等水平。完全可以说,历史研究尚未入门。
  1956年9月,分配我到中科院历史一所工作,实是喜出望外。其时,向科学进军口号响彻云霄,人心思院成为时尚。历史一所是分管研究中国上古至南北朝史,由郭沫若院长兼所长,实际工作由副所长尹达抓。此外,还有分管隋唐至明的历史二所和分管近现代的历史三所。我至京报到时,正值尹达先生在外地休养。张政烺先生接待了我们,他要求新来的人一律要通读刚刚新出版的点校本《资治通鉴》。后来,我是照办了。
  lO月初,尹达先生回京,我以古代汉语基础太差为理由,请求调往历史三所学习中国近代史。他幽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