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浅析唐初“文学馆”现象
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
北朝“三长制”四题
北魏“三长制”四题
清初中日长崎贸易
清初李士桢抚粤政略与广
“三閭大夫”考 ——兼
论五代宋初“胡/汉”语
清初私家修史状况研究-
最新热门    
 
清初“三大疑案”的由来与学术论争

时间:2009-7-24 13:56:40  来源:不详
人们街谈巷议、耳熟能详的传说。此事最早见之于清初吴梅村的《清凉寺赞佛诗》。吴梅村的诗多记载清初史事,向有诗史之称。他写的此诗共四首,长达一百余句。一些文人学者在疏证诠释该诗时,认为诗句多迷离恍惚,诡谲多变,但却明显是影射“顺治出家”之事。如诗句中说:“王母携双成,缘盖云中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句中的“千里草”为董;“双成”乃用《汉武帝内传》王母侍女董双成的故事,都是影射顺治之爱妃董鄂妃。另外诗中的“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是暗指顺治下罪己诏。另外诗中的“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是喻意顺治未死。还有诗中说的“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八极何茫茫,日往清凉山”,是指顺治逊位出宫,云游至五台山,在清凉寺出家为僧。吴诗之所以用影射手法,乃因吴梅村身历沧桑,恐为时忌,不得不将顺治出家事,用隐晦手法记入诗内。
    继吴梅村《清凉寺赞佛诗》之后,在有关的清代稗史中,便将顺治出家一事演绎得既具体又神秘,如说顺治躭于佛法,视帝位如敝履,没有终于帝位,而是在董鄂妃病逝后,弃政出宫,扶缁云游,在五台山上之清凉寺皈依了佛门。一些野史中还说,日后康熙之所以多次陪孝庄太皇太后巡幸五台山,虔礼诸寺,其意在于拜谒顺治。甚至说光绪庚子年,两宫相狩,途经晋北,地方官员在接待中,临时从五台山借来御用器具,都宛如宫廷之物,实是顺治的遗物。
    针对上述各种顺治出家的传说,孟森先生在其《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之二《世视出家事实考》中,以大量翔实的史实考证,顺治虽然皈佛,但其确死于天花,终于帝位,并未离宫出家。孟森所持的主要论据是王熙自撰的《年谱》。王熙是顺治时的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又是顺治的宠臣。顺治临终前的遗诏就是面谕他草拟的。他在自撰《年谱》中,详细记载了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至初八这几日顺治帝及其本人的言行举止,而这几日恰是顺治病死前的最后一周,如《年谱》云:“辛丑三十四岁,元旦因不行庆贺礼,黎明入内,恭请圣安,吾入养心殿,赐坐、赐茶而退。翌日,入内请安,晚始出。初三日,召入养心殿,上坐御榻,圣躬少安,命至御榻前讲论移时。初六日,三鼓,奉诏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遂勉强拭泪吞声,就御榻前书就诏书首段。随奏明恐过劳圣体,容臣奉过面谕,详细拟就进呈。遂出至乾清门下西园屏内撰拟。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至夜,圣驾宾天,血泣哀恸。初八日,又同内阁拟上章皇帝尊谥,又同内阁拟今上皇帝年号,又为辅政大臣撰誓文。王熙作为顺治宠臣,且在顺治病死的前后一周内始终侍奉于左右,其《年谱》翔实逼真地记述了顺治由病危至死亡前后的活动,说明顺治是患痘病终于养心殿,并未有逊位出宫之事。这是令人信服的确证。且孟森并不以此孤证自足,他还举出当时在宫中担任词臣的张宸的《青琱集》为证。《青琱集》中记:“辛丑正月,世祖章皇帝宾天,予守制禁中二十七日,先是初二日,上幸悯忠寺,观内珰吴良庸祝发。初四日,九卿大臣问安,始知上不豫。初五日,又问安,见宫殿各门所悬神对联尽出。一中贵问各大臣耳语,甚仓惶。初七日,释刑狱诸囚一空。传谕民间勿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接着张宸又记述了顺治的整个治丧过程。张宸与王熙一样,都是顺治病逝前后的亲身经历者、目睹人,都说顺治是死于天花,这些事实都确凿无疑地证明顺治并未离宫出走皈入佛门。
    既然顺治并未出家,那么,为什么又会有顺治出家不胫而走的传说呢?此则事出有因。正如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所说:“一般传说之顺治出家问题,如认其果有其事,固属不可,若谓其绝无根据,似亦不妥。故吾人可说:‘顺治实曾有意出家,只是出家未遂耳”[10]。据有关佛教典籍记载,如《憨璞语录》、《续指月录》、《玉林年谱》、《北游录》等书记载,从顺治十四年起,顺治便与南北名僧朩陈忞、玉林琇、憨璞聪、茆溪森等密切交往。顺治曾封玉林琇为“国师”,还请玉林琇为自己取法名“行痴”,号“痴道人”,且执弟子礼。他还请茆溪森为自己化度剃发。《续指月录》曰:“玉林到京,闻森首座为上净发,即命众聚薪烧森。上闻,遂许蓄发,乃此”。[11]这些史实说明顺治原本已决心出家,经劝阻方罢。吴梅村的《清凉寺赞佛诗》与各种野史、演义关于顺治出家的传说,似都缘于顺治好佛的事实,而后加以演绎附会而成。这已是目前清史界较为一致的看法。
    (三)雍正究係“矫诏篡立”还是“合法继位”?仍需进一步研究考实
    在清初三大历史疑案中,关于雍正继位问题最为复杂。他究竟是“矫诏篡立”,抑或是“合法继位”?从清代当时直到目前,一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