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武故事与道德建设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鲧禹治水神话新探
从《慧鸟本生》到《狮子
“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
大禹故里知行录
每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
活动课二  编写历史小故
活动课二  编写历史小故
 故事时间 教学实践初探
最新热门    
 
鲧禹故事演变引出的启示

时间:2009-7-24 13:56:50  来源:不详
水无功,自沉羽渊“化为玄鱼”之说,它完全是《国语·晋语》“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说同)的别传,至于“化为玄鱼”,乃拆读“gǔn@④”字的文字游戏。至如禹为蜥蜴则本于顾颉刚之说,此说始出尝引来鲁迅的批评,而近年又有为顾说曲护者。根据生殖崇拜论赵又说“远古先民以鱼为女阴的象征”,而“蜥蜴本是原始先民的一种男根象征物,尔后又发展为男性的象征”,于是他又依据被误改的“鲧腹生禹”悟出“鲧和禹并非父子,如果鲧和禹同处一个时代,当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鲧是女性势力的代表,禹则是男性势力的代表”(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129页。)。鲧和禹经过学者的研究至此既非神亦非人,而淡化成两种社会阶段的符号了。

    鲧禹在图腾论者的笔下又怎样呢?闻一多先生曾说:“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与殷民族。因为‘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我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注:《闻一多全集》,第1册,第345~347页。)后人有不从其说者,或据《国语》“化为黄熊”认定其图腾为“三足鳖”者,或据《帝王世纪》禹母xiū@⑤已“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断夏人为苤苡图腾者。总而言之,鲧禹似乎又成了图腾物。

    以上是鲧禹在原始宗教研究中的不同形态,现在再来看他们在人世间的意义。近年出版的一部著作说:“《天问》等文献中所说的‘伯禹愎鲧’,即禹是其父鲧剖腹而生。对于这一怪诞的说法,学者多以母亲生孩子,父亲坐月子的‘产翁习俗’来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注:《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另一部著作说:“《楚辞·天问》:‘伯禹愎(腹)鲧,夫何以变化?’大意是禹怀在父亲鲧的腹中,是怎样生育出来的呢?传说禹的母亲叫xiū@⑤己,屈原听到鲧生禹传说,故怪而发问。

    其实,这就是‘产翁制’的遗俗。”(注:《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看来“伯禹愎鲧”就是“产翁制”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已是“定论”了(注:在古籍注释中也采用了此说,如朱季海《楚辞解诂》:“禹实出于鲧腹,故云‘伯禹腹鲧’。”金开诚《楚辞选注》:“禹从鲧的腹中变出来,何以会有这样的变化?”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腹鲧,传说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剖腹得禹。”)。“产翁制”之说和图腾、生殖崇拜一样也来自人类学,我国学者大多认为这种习俗是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标志,请借一位作者的话作为例子:

    这种有趣的产翁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实行群婚,是知母不知父的,孩子跟随母亲生活,属于母方族团,血统按母系计算。后来逐渐向个体婚制(一男一女结成夫妻)过渡,产生了父的观念……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男子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提高,各原始公社集团感到男子外居对本身不利,就要求男子留在本族,而让女子出嫁,到夫方生活,所生孩子也就属于夫方,血统按父系计算……父亲为了代替母亲取得对孩子的主要权利,就得采取一些手段,这在有的民族中,就是代替产妇来坐月子,以此来证孩子主要由他所生。由此逐渐流行,演变为一种习俗(注:《“伯禹愎鲧”与产翁习俗》,载《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

   这是本世纪曾被重复过千万次的思想模式,然而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我们知道在母权制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男子,不需要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男子才由一个不能自养的卑微角色一下子变成有济世之才的英雄。又如,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也不全是经济杠杆的作用,母权制因有一半亲属(父系亲属)尚未认可,只有承认了父系亲属才是一个完善健全的社会细胞,社会组织趋向完善的内驱力也在促成这个过渡。关于“产翁制”,人类学内部的认识尚有分岐,如马林诺夫斯基就说:“常和‘产翁’联结的一种已死的、已消失的情境就是从母权转变为父权的设想阶段,在这阶段中,‘产翁’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