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朝鲜战争与平民屠杀
最新热门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与安置

时间:2009-7-24 13:57:07  来源:不详
群众的帮助下,许多难民打消了“他乡作客”的思想,祛除了疑虑,很快定居下来。昔日荒僻的原野,形成一个个繁盛的移民村落,贫瘠的土地被开垦为良田,难民普遍过上了好日子。如,赤水1区模范移民村蒙家渗,是在县移民委员会指导下创建的。全村22户,有32个劳动力。1943年春开荒260亩,秋收时,谷子每亩收获7石,玉米每亩1石,洋芋每亩36石。村民普遍购买了牲畜和农具,还及时补种了冬麦。该村难民梁发功,全家5口,开荒24亩,收获粮食24石,足够l年吃用,并买了牛犊。难民赵注云,仅母子两人,开荒20亩,收获15石,足够两年吃用。许多难民进入边区后,第一年打下基础,第二年成家立业,第三年发展为中农甚至富农。他们都说,多亏政府的帮助,我们的生活好像上了天堂”[10]。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迁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人口大流动,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原本是一场严重的民族劫难,但由于国共两党采取了积极的安置政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对难民的安置,使绝大部分难民在后方地区很快与当地民众融为一体。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全民族的抗战,并且冲决了沿海城市和内地发展的隔膜,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的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使西部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才的流入,一批批先进的工厂建立起来,加快了西部经济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西部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人口增加了,不同籍贯、不同语言,不同年龄和出身的人走到一起,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语言方面也在进步,普通话得到推广,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婚姻状况也发生了变化。陈百孚在《中日战争之影响》一文中谈到难民迁徙时说,外省同胞到了内地,“他们与本地人之间往往发生极亲密的关系。他们学习本地语言,他们使用本地的劳动力,他们消费本地的物产,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有时甚至和本地人建立了婚姻关系。反之,外来的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员,以及工匠人等,也替本地人尽心服务,可见人口大量移植的结果,是对于双方都有利益的。”[13](p.28)

参考文献:
[l]《大公报》,1938年3月23日。《满铁调查月报》第92期。
[2]《申报》,1938年2月11—12日。
[3]《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4]白修德:《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
[5]《大公报》,1938年3月12日。
[6]《赈济委员会关于抗战爆发后至1938年6月工作报告》,1938年7月7日。
[7]《武汉撤退的初步探讨》。《武汉党史通讯》,1988年第4期。
[8]陆仰渊等:《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华醒:《怎样使难民安居乐业》。《群众》第9卷,第1期。
[11]《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选编》。科学出版社,1958年。
[12]白蕾:《移民难民的乐园》。《群众》第9卷,第16-17期。
[13]《时事类编》,第48-49期合刊。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