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

时间:2009-7-24 13:57:24  来源:不详
出身名门的袁绍青年时期就不是儒家学说的信徒,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观念,对他来说形同虚设,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像袁绍这样超越名教礼法,标新立异,任性而为,在当时很是有一些人,并且渐成风气。孔融和曹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孔融是孔子第20世孙,东汉末年的大名士。按照常理,孔融应该极力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才是。可是,这位自小就以孝闻名的才子,长大成人之后,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并不是那么“感冒”,而是颇有惊世之举,骇俗之论。他对父子、母子关系的一番高论,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恐怕也会令许多人为之瞠目结舌。他还和小他20岁的祢衡相互吹捧。祢衡称赞孔融“仲尼不死”,孔融不仅默许,而且称祢衡是“颜回复生”,把他和祢衡的忘年交比作孔子和颜回的师生之谊。如是寻常人物,随随便便吹捧几句,大可不必当真,可他孔融就不一样了。他是孔子20世孙,他默许“仲尼不死”的赞美,按照正统的观点,不仅是对儒家的不尊,也是对先祖的亵渎。

    曹操也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物。在不守礼法方面,他比孔融有过之而无不及。小的时候,他游荡无度,颇精权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曹操当时尚无名望,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比较欣赏他。桥玄对他说:“你现在没有多大名声,可以去结交许子将。”曹操听从桥玄的建议,备上礼物,去见闻名天下的许劭。谁知许劭对他不予置评。为了得到许劭的一句好评,他不惜劫持许劭,逼迫许劭为他说几句好话。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孙,曹操曾居相王之尊,这样一些人物尚且如此蔑视儒家礼教,还有谁肯恪守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规范,为了所谓的“气节”而墨守成规呢?还谁会如此不合时宜地去尊奉儒家学说呢?

    顾炎武论两汉风俗,则将汉末风俗之变的原因归咎于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奖禘弛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求‘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道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已谓当今少年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夫以经术之治,节义之防,光武、明、章数世为之而未足;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而有余。”(《日知录·两汉风俗》)其实,汉末世风民俗的变化,源于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源于儒家思想文化统治的坍塌,源于社会的无序和文化的失范,源于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和激荡。一个或几个有影响的人物,只不过是顺应时代发展,对时代文化的变革起到了引领作用而已。

    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既是儒家思想文化统治崩塌之后的必然趋势,也是新的时代的必然要求。它既为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的产生和流行廓清了道路,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又为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文学的自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曹丕、曹植、杨修,到西晋的陆机,再到东晋的挚虞,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文学观念发展演进的线索。他们对文学本质、价值、功能的认识,对不同文学体裁特点的概括与总结,都若隐若现地表现出建安时期文化裂变的痕迹,显示出建安时期思想文化观念相互碰撞与激荡的力量和影响。可以这么说,没有建安时期的文化裂变,就没有魏晋玄学的兴起,没有清议之风的炽盛,因而也就没有以谈玄、清议、饮酒、服食、发牢骚为主要特征的魏晋名士。

    当然,建安时期只是文化的裂变期,而非文化的整合与重建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主流意识(如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对建功立业的追求),但并没有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而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共生共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同选择。魏晋玄学就是这一时期各种文化共同选择的结果,虽然这种结果只是给魏晋士人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身心的快乐,而没有给整个社会和时代带来更多的福祉,但时代文化还是作出了这样一种选择。这是传统文化的幸运,却不是魏晋时代的福音。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