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会认同

时间:2009-7-24 13:57:30  来源:不详
 可以看到,医学维新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知识精英的视野,“医学救国论”一时成为时髦名词。维新派知识分子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对西医的认知、讨论与推崇比之其他社会群体都要深刻、激进。无疑,他们的思想代表了社会变革思潮的缩影,对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的宣传也难免夸大其词,西医地位被过分地拔高,甚至被无意中误读。

三、中医药界:兼容与参合
   
      明末清初,一些传教士把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带到中国。如邓玉函的《泰西人身说概》、罗雅各的《人身图说》、艾儒略的《性学觕述》、高一志的《空际格致》、毕方济的《灵言蠡勺》和汤若望的《主制群征》等。这些译著曾引起当时中医药界的注意,但反响不大,仅寥寥几人有所回应。汪昂、赵学敏、王学权、王宏翰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汪昂在其所著《本草备要》“辛夷”条中,谈到了“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与西医“脑主记忆”相符,且“金氏确与西士 有交,故此说实源于西学”。[xxxviii]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入了《本草补》中的一些药物,如吸毒石、辟惊石、奇功石、保心石、日精油、吕果等,以及各种药露。然而“赵学敏收入外来药物不过是要补《本草纲目》之未备,并无融会中西之明确概念。”不过《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药露法“始于大西洋”,又介绍强水制法:“西人造强水之法,药止七味,入罐中熬炼,……”[xxxix]
      廖育群认为,真正对西医解剖学作出“反响”的,要算王学权一门四代。生于乾隆时代的王学权,读过《人身图说》和《人身说概》,认为“人之记性,含藏在脑”有理;解剖方面“虽有发明,足补华人所未逮,然不免穿凿之弊,信其可信,阙其可疑,是皮里春秋读法也”。其孙王升亦认为“若非泰西之书入于中国,则脏腑真形,虽饮上池水者,亦未曾洞见也。”其尊孙王士雄虽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却也接受了合信氏的《全体新论》,认为“其说教邓氏更详”。[xl]
王宏翰被认为是“清初积极接受西医的第一人”。[xli]他在学术上全面接受西洋医学的内容,并试图与中医学进行沟通。他在所著的《医学原始》(1868年)中,博采教士性学诸书,而成“四元行论”、“四液总论”以及“知觉外官总论”等篇。他以胚胎理论解释“命门”学说,最具代表意义:“夫男女之交媾之始,皆动元火元气,而后精聚,两火气感,则两精渗洽,凝于子宫,如炉炼金,如浆点腐,两精凝结细皮,即成胚胎之胞衣矣。……此细皮不但为胞衣裨益凝结之体,更为胚胎脉络之系,乃先生一学络与一脉络,以结成脐与命门。但脐络乃九日后结成,而脐系于胎,以代口之用,吸取母血以养,渐化为胚胎也。……命门者,立命之门,乃元火元气之息所、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四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xlii]
      总体看来,《医学原始》中的西医,仍限于“选录当时西士性学物理等书中之数篇或一篇中之数节原文而已。其自立之说仍多依傍,《素》、《灵》、《甲乙》、《难经》,故泾渭判然不相混也”。原因在于“王宏翰之医学思想渊源盖成于大学致知格物之说。此致知格物与西国医学颇合,因而采用其说。”因此可以说,王宏翰之医学是“以宋儒之说融会西方医学,反之亦可言以西方科学诠释宋儒之说。此犹宋儒以禅学入儒也。”[xliii]
      王清任被称为传统医学家中“一位彻底的先觉者”,是清代最著名的解剖革新医家。他将观察尸体解剖所见著成《医林改错》,修正了前人对人体解剖认识的错误,创造活血化瘀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脑髓说解释癫痫病机,还认为脑主宰生命,“一时无气,必死一时”,是当时流行“脑说”的引申和发挥。脑说是早期西洋医学传入时影响最大,也是最早为中医界接受的内容之一。虽然《医林改错》只字未提西方解剖学著作,但按照时间顺序推理,王清任在北京仍能看到《人身说概》等西医译著,间接接受了西医著作的影响。
      分析表明,鸦片战争以前,早期医家对西洋医学的反响不大。只是他们在接触西医以后,在其医学著作中对其有所记述而已。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渊源,主要是在于宋明理学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