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精彩,留在格勒诺布尔—
最新热门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在中国的传播(下)

时间:2009-7-24 13:58:03  来源:不详
作对比,一样要经过开花与结果,生长与枯死时代。朱接受了《斯宾格勒的哲学》的看法,以为斯氏的社会轮化说完全受了黑格尔的影响[21]。
   《历史哲学大纲》(1933年)则对斯宾格勒的文化史观作了较全面的阐述。斯氏否认人类历史总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概念,这样的“世界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各不相关独立的几种文化。《西方的没落》第2卷举出9个高等文化:(1)埃及文化;(2)巴比伦文化;(3)印度文化;(4)中国文化;(5)希腊罗马文化;(6)阿拉伯文化;(7)墨西哥文化;(8)西欧文化;(9)俄罗斯文化。这些文化的产生都起于突然,不存在连带关系,互相不了解。文化也是生物,所以欲理解文化结构,不可不用动植物比较形态学的方法。人类每种文化的都有童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以至不可避免的死亡。斯氏提出了“命运”的观念。在他看来,各种文化的发生及消亡,都只是一个自然的命运,没有一种文化能够避免死亡。西欧文化,即所谓的“浮士德”文化,也已步入绝境,将来起而代之的是俄罗斯文化。据他的说法,未来的新文化属于俄罗斯农民所创造的文化。命运为什么要使文化突然发生,又突然消灭?斯氏又提出了“文化之灵”的假说。每一种文化的历史,都只是文化之灵的一个发现、一个比身。真正的文化之灵都具有宗教性,文化所表露的一切生命的形式,即各种艺术、礼拜、教理、形而上学及数学的形式世界、装饰艺术、诗歌、思想等,都有宗教性。一切文化的本质是宗教的,因而一切文明的本质,便是伪宗教的。进而区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文化一发展到老年时代,便入于文明之死亡的绝境,没有哲学、艺术,剩下的只有一群野蛮人,从事于物质的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发展。文化初期的特征是从田野发生城市;文化后期的特征则为城市与田野的斗争;最后文明时期则完全为城市胜利,而向着世界都市发展。所以一种文化越向文明发展,离文化之灵诞生地田野距离越远,终告消灭。
    朱谦之特别重视斯氏的历史认识论。《没落》对“自然的世界”和“历史的世界”作了严格的界定。自然的认识都超时间的、非历史的、非有机的必然的形式,所以是数学的、因果关系的;反之历史的认识是时间的、不重复的、有生命的,内在的感情的,所以是生物的、直观的。历史学家虽应用了史事,那不过是手段,最重要的是直接用感情之眼来直观灵的象征。那么如何把握这些象征?斯氏认为须先以艺术之眼抓住那伟大悲剧之命运的特征,历史学家与艺术家一样,应该将一切的生成,一切的内在体验,都融化于直观的谛视中。他的历史观是以历史的观察法为艺术的直观。《没落》“序论”又云“本书意为预测历史之实验而作”。朱认为斯氏一方面提倡历史的直觉,一方面又坠入“为预见而知”的社会学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他思想的伟大,同时就是他思想的矛盾了。”[22]1935年出版的《文化哲学》,朱谦之对斯氏的学说还有所阐发。甚至到了40年代受斯宾格勒、汤因比的刺激,计划从事“比较文化史”研究,旨在批判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认识[23]。
    《历史哲学大纲》后附参考书书目中有日本关荣吉著的《文化社会学》。30、40年代这本书有张资平中译本(上海乐群书店1930年发行)、吴凤声中译本(中日文化协会1941年出版),从社会学角度对斯氏的学说也有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没落》的日译本可能在它出版后不久也流传到中国。上海图书馆藏一套1926年初版的《没落》日译本第1卷2册,扉页题“昭和二年壹月贰日”,邓天民在日本买到这部书,然后寄存于中华学艺社图书馆。这说明1927年就有人从日本购得《没落》日译本带回国内。更何况民国时期有的书店专门经营日文书籍,如30年代有点名气的上海南强书局。日译本完全可能如英译本一样很早就流传到中国。
(三)苏联(批判)路径
    50、60年代中国对西方史学的认识多数受苏联史学的影响。因批判战国策派而祸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那时基本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如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61年翻译出版苏联学者康恩的《哲学唯心主义与资产阶级历史思想的危机》,对斯宾格勒、汤因比有专门的批判,为大多数中国学者所接受。苏联史学虽然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之下,对我国史学界的影响日益增强。但若辨析其源流,可追溯到20年代以来的民国时期。苏联史学在民国时期的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