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乾嘉学术与西学
关于乾嘉学派的成因及派
清代乾嘉史家史学批评方
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
20世纪的乾嘉考据学成因
乾嘉学术创造性思维的出
最新热门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时间:2009-7-24 13:58:04  来源:不详
,而司马迁尊儒,二者不能相混。梁玉绳就指出:“《六家指要》之论归重黄、老,乃司马谈所作,非子长之言”。[16](P1487)王鸣盛在《司马氏父子异尚》中也说司马谈尚黄老,“迁意则尊儒”。[1](卷六P6)他们还具体分析了《史记》某些篇章的撰述思想,指出司马迁重儒轻道与班固以儒为宗没有什么两样。如王鸣盛分析《史记· 儒林传》“力表武帝之能尊儒”,指出“先黄老而后六经,非子长本意明矣”。[1](卷六P4),赵翼也分析《史记· 孔子世家》,指出“孔子无公侯之位,而《史记》独列于世家,尊孔子也”。[6](卷五)章学诚则通过分析《太史公自序》指出“《自序》以谓‘绍名世,正《易传》,本《诗》、《书》、《礼》、《乐》之际’,其本旨也”,认为司马迁“经纬古今,折衷《六艺》”,“皆不背于名教”,[19](P221 — 222)不仅不“后六经”,而且“折衷六经”,这与班固著史“纬六经,缀道纲”没有什么两样。[23](P4271)

对于班固讥评司马迁“退处士而进奸雄”、“崇势利而羞贱贫”,乾嘉学者也进行了批驳。如梁玉绳认为司马迁写《游侠传》,“盖见汉初公卿以武力致贵,儒术未重,举世往侠干禁,叹时政之缺失”,决非“退处士而进奸雄”。[16](P1487)班固之评,全然不了解司马迁写史的真实用意。而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通过分析《史记· 货殖列传》,指出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或作庄语,或作谑词,或为诡激之论,或为平情之言,察其旨皆有所谓,考其是非颇不谬于圣人”,驳斥了班固对司马迁的讥刺,并进一步指出,有人轻议司马迁艳富厚而讥贫贱,是“失事理之平而不得太史公之用心者也”。[22](P883)

另外,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乾嘉学者还从其它角度比较马班学术思想之异同,如熊士鹏就指出,班固变换司马迁立十表之例,撰次《古今人表》,结果在人物评价方面上下失序,“固讥迁是非谬于圣人,此表之谬,亦数倍于迁矣”。班固变《史记》之“书”为“志”,《郊祀志》因于《封禅书》,《食货志》因于《平准书》,“其在列传中,居摄建年,不偏年纪之末,孺子主祭,附载《莽传》之中”,“其所传儒流,徒与阴阳农墨等分畤并驱”,“固既讥迁退处士而进奸雄,崇势利而羞贱贫,此亦何以异于马乎?”[10](卷二)在熊士鹏看来,班固在理论上讥评司马迁之失,而实际上自身也有处理未当之处。

从以上论列可以看出,乾嘉学者在讨论马班思想异同时,从尊儒绌道、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出发,极力抹杀马班二者之间思想的差异,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马、班之间思想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刚登上政治舞台,百家争鸣之余韵犹存,其思想的包容性很大。而班固生活在儒学神学化的东汉时期,受社会意识环境所决定,班固受正宗思想的影响非常明显。但乾嘉时期由于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儒家一统天下的时代背景以及学者们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评论《史》、《汉》两书时,有意无意曲解了马班的思想,得出片面的结论。

另外,乾嘉学者认为二书在政治上都是尊汉的,如钱大昕所论《史记》“举《月表》一篇,寻其微旨,厥有三端:一曰抑秦,二曰尊汉,三曰纪实”。[8](卷三四)而《汉书》更是以汉为尊,断代为史即是为此。

  

五、几点认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探讨问题的角度已趋向多样化。自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司马迁、班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来,围绕《史》、《汉》二书所讨论的史学问题愈来愈多,内容愈来愈丰富。乾嘉时期,学者们更是从史文繁简、编纂体例、叙事风格、学术思想等多个角度探讨《史》、《汉》异同,所论更加全面。这其中,既有宏观的研究,如对《史记》、《汉书》整体风格、史学地位的比较;又有微观的分析,如对《史记》、《汉书》具体篇章甚至遣词用句的探讨等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史》、《汉》研究,都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其二,提出了具有理论意义的史学评论原则。在中国史学史上,比较马班异同,一直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要么扬马抑班,要么抑马扬班。乾嘉学者力矫此弊,由原来的抑此扬彼变为马班并举,提出以公允之心对待《史》、《汉》两书,如沈德潜就指出:“大抵论古人之书,必平允至当,而后可以服古人之心。”[5](卷三)并批评了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