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
铁托道路”是怎么形成的
汉代农村集市及相关问题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制度创新与明清以来的农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
中国的农村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农村社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地方
经验与启示:民国时期农
最新热门    
 
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

时间:2009-7-24 13:58:12  来源:不详
58 常熟县 78,037 17.67      

  虽然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已经铺开,但如何保证运动顺利开展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1950年4月中旬苏南区党委决定将运动扩展到农村的时候,没有很具体的目标。4月30日,苏南区委宣传部召开会议,做了《关于苏南抗美援朝运动的报告》,报告指出:「必须认识抗美援朝运动是推动当前一切工作的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动力,才能使运动和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加速度地顺利完成。」具体到农村工作中,报告认为,由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展开,使得土地改革、生产竞赛、秋收、税收、参军等一系列的繁重任务,「都异常顺利而完满地完成了」。报告确指出在农村中「把开展爱国生产运动作为抗美援朝运动的实际行动」,以便收到更大的效果5。

  如何调动农民投身抗美援朝运动,苏南区党委在1951年5、6月的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有些农村地区把抗美援朝宣传和生产的宣传结合起来进行,效果很好」。报告特别提到了松江专区动员农民的方式,认为:松江专区动员农民种植棉花时,召开了控诉会,采取回忆、对比方式,引导农民回忆过去美棉充斥市场,通货恶性膨胀,以致植棉失利的情行。对比地说明今天种植棉花的意义和利益,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群众性的植棉爱国运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指出「有不少地区并没有把抗美援朝的宣传与生产动员教育结合起来,以致事倍功半,走了弯路」6。

  怎样把抗美援朝运动经常和持久下去呢?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六一」号召后,6月13日,苏南宣传部召开会议,作了《目前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和抗美援朝的具体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继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经常的持久的行动」,并且坚决贯彻三大号召,做好「普遍推行爱国公约;开展爱国公约增产捐献武器运动;慰问伤病员和优待烈属、军属、残废军人」三件事情7。要在农村贯彻落实三大任务,区党委认为首先要解决群众的思想,提高认识和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懂得为甚么要进行抗美援朝,为甚么要响应三大号召」,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应由群众讨论,订出办,变成真正群众性的自觉运动」。鉴于农村生产任务比较繁重,为了不妨碍农业生产,特别指出抗美援朝的工作「不要疲劳群众」,要「从实际出发,注意效果」,反对搞大规模的集会,主张分散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8。

  对如何执行三大号召,区党委专门提出几点意见9:

  关于普遍修订爱国公约。「应该按照各个地区群众的意见,修订爱国公约」。「订立生产计划以前要在农民中进入深入的教育」,「内容上要切实具体,简明扼要,不要太抽象,要容易记得可以做到的。」「要经过群众充分酝酿,集中群众意见,订定实行。」「要定期检查总结,不断加以修改补充,不断的提高,而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十全十美。」

  关于增产捐献。在捐献数量方面,区党委指出,虽然过去会议上提出苏南农民捐献飞机三十架,「但对各地不要作具体数字上的分配」,仅当作数字参考,「捐多少要看群众能否负担」,并且首先要保证公粮完成的前提下,「再根据群众的负担力量,进行捐献。」领导上,务必使「各个县的捐献负担达到平衡」,对每一个具体农民来说,「反对平均摊派,不能按照人口、田亩来捐献」,要贯彻自愿的原则,根据「负担的能力、增产的成收和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强调捐献武器运动必须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相结合,「富有的多出,贫穷的少出或不出,产量增加多的多出,增加少的少出。」

  关于优抚工作。优抚工作主要是帮助烈军属的代耕,「采取自报公议,合理负担的办法,以固定的代耕为主。」结合苏南的实际情况,意见认为华北公票制的代耕形式不适用于苏南,主张「采取包种、包收、包产量的办法」。

  区党委制定的上述政策,应该说是比较可行的,但当政策贯彻到农村基层的时候,由于地方政府对运动的具体指导力度不够,政策产生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少的爱国公约流于形式,甚至干部包办代替。据无锡县委领导检查的无锡藕塘区扬西乡第六村,该村有120户,爱国公约有9户没有订,61户是干部代订,见过家庭会议讨论订的有30户,家长一人包办订的 有30户,内容都很空洞。其中最典型的是乡政府的公约,甚至将升国旗要立正也列在内10。(二)捐献运动存在和增产脱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