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
铁托道路”是怎么形成的
汉代农村集市及相关问题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制度创新与明清以来的农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
中国的农村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农村社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地方
经验与启示:民国时期农
最新热门    
 
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

时间:2009-7-24 13:58:12  来源:不详
,甚至强迫命令、平均摊派的现象。各县在农民代表会上要求每亩增产一成拿出来捐献,像宜兴县修订爱国公约后可增产11820320斤稻,预备把增产的三分之一拿出来捐献11。(三)对烈军属照顾不到位,甚至有虐待现象。当时地方普遍流行这种说法:「老的不如新的,死的不如生的,远的不如近的。」如某村有二户一新一旧的军属,新军属家庭并不困难,而照顾很好,老军属很苦,连代耕都没有做。干群认为优抚不是经常工作,优抚工作是政府的事,因此对烈军属经常的帮助就很不够,子女求学问题及医药费问题亦没有很好解决12。有些地方,对于烈军属不但不积极很好照顾,有时甚至虐待他们。如镇江某区书记,把一个要求解决生活问题的军属吊起来打,并且踢她,把她肚里的孩子也踢死掉了13。

  区领导对抗美援朝运动暴露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8月,苏南区政委陈丕显同志在华东军政委员会议上提交的工作报告提纲中,指出:「目前有的地方爱国公约还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在增产捐献运动中,已发生某些增产与捐献相脱节,甚至有强迫命令和平均摊派的现象,在优抚工作中亦存在某些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对于这些缺点和偏向,我们正在注意纠正之中。」149日,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农村增产捐献运动的指示》,《指示》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各地运动存在的弊端,「有的地区单纯偏重捐献,忽视增产,形成捐献与增产脱节」,「有的地区没有坚持自愿原则和照顾到农民负担能力,采取不分贫富,平均摊派的办法」。为保证农村捐献运动的顺利开展,《指示》一再强调「捐献运动一定要从增产出发」,「反对按照人口、田亩平均摊派」,要求以「自觉自愿为原则」,根据「增产成数、家庭经济状况和负担的可能来决定」15。19日区党委向华东局提交了《关于爱国公约运动的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爱国公约贯彻不到位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干部对爱国公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爱国公约的组织领导上各地也存在不少问题」。指出订立公约四条方法:「订前要充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订时要让群众充分地进行民主讨论」;「订的内容要切实具体,简易可行」;「订了以后要按期进行检查」,惟有遵循这四个步骤,使得爱国公约「不致于流于形式」16。华东局批转了《中共苏南区委关于爱国公约运动向华东局的报告》,指出:「必须抓紧订立爱国公约运动的检查工作」「特别注意总结与推广好的典型,以提高一般的,带动落后的,并克服现有的某些偏向。」1710月21日至22日,在专员、县长会议上,苏南区主任管文蔚针对运动存在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纠正各种问题,并对造成重大后果的主要负责人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管文蔚同志指出:「有很多乡村小学简直是变成了爱国公约制造厂,捐献运动,某些地区尚有强迫摊派现象」,「强迫摊派,必须停止」。「据调查现在各地有这样现象:老的不如新的,死的不如生的。……这种情形是不好的,必须纠正。」管文蔚对镇江某区书记吊打军属的事件作了严厉的批判,「这种事情是不能容忍的。」18

  以上表明,区党委对各地农村抗美援朝运动进展情况采取及时检查、调查,发现缺口漏洞及时补上的方法,是抗美援朝运动期间「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增产捐献飞机,优抚烈军属」三大任务顺利贯彻实施的保障。

  抗美援朝运动给苏南农村带来甚么影响呢?1952年底,在苏南农村工作委员部署下,各级党委组织一批干部深入农村,对1950年到1952年三年来各地农村经济情况、生产情况和农民负担情况展开了调查,并做出了详细的报告。这些报告详细地记录了抗美援朝时期苏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为笔者分析抗美援朝运动对苏南农村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为支付战争的庞大的费用,抗美援朝期间中央政府不得不增加农业税,农民负担大为增加。根据《江苏省农业税典型调查报告》,苏南全区实征公粮(包括地方附加税)数量逐年增加,以1949年的实征数作为一般指数看,1950年为138,1951年为176,从实征数占常年应产量的百分数看,1940年为14.27%,1950年为19.44%,1951年为21.89%。从各地农业税看,普遍地以1951年为最高,以下列举部分乡镇历年农业税加以说明19:

部分乡镇1949-1952年实征数占实产量的百分比表

年份

乡镇

1949 1950 1951 1952 乌山镇 8.22 11.24 9.59 8.88 闸口乡 12.28 14.81 18.17 12.25 潮音乡 13.89 13.99 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