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抗战时期中共群众动员的
论析清乾隆兵部尚书李世
论析台湾原住民权利运动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
恸问苍冥--纪念抗战60周
不该模糊的记忆----——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
佚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紫日》:由一部抗战电
最新热门    
 
论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

时间:2010-12-16 11:52:40  来源:不详
乏和生存危机而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但也因此在边区树立起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随着对“二流子”改造工作的开展,这一目标和诉求更加明显。为了强制“二流子”们的思想和行为转变过来,边区社会的各种力量都被调动起来。比如让小学生劝说他们身边的“二流子”戒烟戒赌,督促他们参加生产,变成好人;在黑板报、墙报等大众媒介上公开“二流子”们的恶性,或者报道“二流子”转变为劳动英雄的事迹,让其他“二流子”受到震动以改邪归正;或者让那些因受到感化而转变过来的“二流子”到冬学里来做讲演,讲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自己所受的待遇,借以劝导其他“二流子”们参加劳动改造。
  三、乡村社会的激荡与变迁
    革命政权在边区进行的社会教育运动和改革计划给乡村社会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不仅乡村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事物,新的讯息,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模式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某些变化。集体主义的革命新观念在民众中也慢慢扩散开来。
  (一)“村民公约”
    在1943年5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来自绥德县延家川二乡张家村“村民公约”,其内容如下:
    一、全村人,勤生产,丰衣足食,生活美满。
    二、不吸烟,不赌钱,人人务正,没个懒汉。
    三、不吵嘴,不撕斗,邻里和睦,互相亲善。
    四、多上粪,仔细按,人畜变工,大家方便。
  五、秋翻地,锄四遍,龙口夺食,抢收夏田。
    六、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
  七、多栽树,多植棉,禾苗树木,不许糟践。
    八、识字班,好好办,不误生产,又把书念。
    九、抗工属,优待遍,吃的又饱,穿的也暖。
    十、公家事,认真干,公粮公款,交纳在先。
  一十一、生产事,议员管,服从检查,接受意见。
    十二、好公约,要实现,谁不遵守,大家惩办。
    这些公约大多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使老百姓一看就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着这些新的公约、生活制度进人乡村社会,变工、生产、支前、读报、识字、卫生等行动便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规范的大众化和乡村化弥合了乡村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的鸿沟,进而为开展乡村社会集体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新式家庭会议”
    1944年,《解放日报》连续登载了几则有关家庭生活的报道。其中一个报道是这样的:一个曾经实行家长制的旧家庭,由于内部不团结,家庭成员生产情绪低。后来,在政府人员的帮助下,全家订立了生产计划,组织起来进行家庭改造。结果,家庭生活走向民主化:家庭实行会议制度,在家长决定家务事时征求全家人的同意。在生产上则实行家庭内部分工,各尽所能。他们还实行节约和奖励制度,因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