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恸问苍冥--纪念抗战60周
不该模糊的记忆----——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
徐新:关于“欧洲联盟”
佚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紫日》:由一部抗战电
夏辉辉:“全民族抗战”
吕准能:抗战时期日寇在
陈东亮:《回眸八年抗战
最新热门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时间:2009-10-18 17:55:48  来源:佚名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新京报 
 
    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一直留存在国人记忆中。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话题很自然地再次成为人们反思和探讨的对象。文艺界、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或还原历史、或寻访英雄、或反思战争,希冀从不同的角度,将整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气、神立体地展现。《一个时代的侧影》、《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缅甸荡寇志》、《在同一面战旗下》等一连串涌现的抗战书籍,都希冀从历史的另一个侧面来展现某种真实。

    历史蔓延在细节中

    抗战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喧哗声中,也有人将眼光投向了不为人知的一些抗战历史。

    “1935年,在北大读书的柳存仁回忆了一次有趣的请客经历:他要了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加一碗白糖。‘由于这一串子的菜单挺够劲,那老伙计一面大声地唱出来,一面用着谄卑的眼光瞧着我的又脏又破的蓝布大褂,仿佛在怀疑我,今天难道你的汇款又来了不成?’这顿饭花费两毛二分钱……”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作者陈晓卿将更多的笔触投向了1931年至1945年这段时期平民百姓的生活细节,更不惜笔墨地记下了当年柴米油盐的花费。

    谈及为何其视野会远离惯常的抗战战场时,陈晓卿表示:“战争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远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很难体会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选择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叙述的切入点,是希望今天的人们找到体验战争的参照物,从而受到震撼,这些都是不同时期、不同人们的不同表情。”而作为国内第一部由老兵亲口讲述历史的《在同一面战旗下》,在展现当年“十万学生十万军”的爱国学生大从军运动时,也是以每个老兵的生活为重心的。“想不到吧,二战老兵在印度战场上除了浴血杀敌外,还有浪漫的异国恋。一个中国老兵与美国女护士之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也阻挡不了两人缠绵的书信来往”,书作者邓贤这样告诉记者,尽管之前对那段历史已较为熟悉,但在与老兵访谈过程中听到此事时,心头还是为之一震:战士们也是人啊。

 

 

“抗战中百姓的生活情状,远征军、空军的历史等等,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只是以前对其的关注度不高,而我们当下所做的也只是在复原真实的历史空间。”陈晓卿表示,中国历史的传述行程中一直便有正史与野史之分,正史固然是通往过去的一个窗口,但它所忽略的东西恰恰是历史的关节点,相比于宏大的叙述,细节或许更能捕捉到某种历史的真相。

史书写的多面性

“第一位在中国上空飞行的却是一位美国人———托马斯·斯科特·鲍德温,新的空军干部训练与军队军官的训练同步进行,训练地在广东郊区的黄埔军校……在广州的空军训练主要是为当时空军的建立打下基础。”美国人饶世和颇有兴致地细叙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所航空学校、第一次空战胜利时候的情景,力图还原他所熟悉的场景。

据翻译者戈叔亚介绍,《飞翔在中国上空》一书的作者饶世和亲历了中国空军建设,曾参与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他对历史的挖掘,则让我们看到了另一层面的历史。“之前对1910至1950年间当时空军的建设情况,我们更多地是从自己留存下来的史料中了解。其实,当时的空军建设既有国人的奉献,也有外国人的努力。因此,对那段历史的记录也保留在外国人的记忆里,他们对历史的讲述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角度。”戈叔亚说。

对此,邓贤表示,当前对抗战历史的挖掘越来越深,视角也较过去有所转变,多元化、多层面是一大趋势,“当我们走近那段历史,去复原历史时,就会重新评价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上的英勇作战,为整个远东战区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邓贤以众多老兵的口述多层面地展示了远征军的历史,同样,亲历两次缅战的孙克刚也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孙克刚当时才二十出头,他震惊于战争的残酷,更为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所触动。此次,孙克刚的儿子孙善治重新拿出了其父所著的《缅甸荡寇志》来出版,他告诉记者:“父亲的《缅甸荡寇志》曾因历史的原因没有再版,一直珍藏在家中。此次重版,只是觉得当年父亲出于一种使命将印缅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众多将士的所为。作为他的儿子,有责任完成父亲的未竟之愿,让更多的人走进历史的另一个角落。”

面对历史,还有遗憾

邓贤花了近半年时间,全球寻访二战老兵,让他们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二战老兵是历史的活化石,将他们对历史的记忆用文学的样式表现出来,能使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真实,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讲述比我更有分量。”时隔60多年,当年的青年将士们已不再年轻,而今他们也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97岁了,最小的也有78岁。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却正逐渐离我们远去,这便意味着那段历史正渐渐地远离我们。有一次,我们在成都采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兵。

 

 

老人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异常兴奋,仔细地回味着当年的桩桩事情。没想到采访结束没多久,他便发生了意外。“邓贤的话语中有几分遗憾。

亲历者的缺失给完整地展现历史留下了遗憾,而这种缺憾感同样也反映在抗战期间百姓生活资料的缺乏上。抗战期间,萧红与萧军怎样辗转到上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在学校南迁时经历了什么;上海亭子间的文人周立波是怎样创作出了《暴风骤雨》……这样的故事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并不鲜见。但书中种种对历史关节的叙述、种种生活细节的展现,往往都是人们熟知的名人,而作为大多数的百姓生活却得不到全景展示。

对此,陈晓卿表示:“我们也感到了这种遗憾,我们的出发点是尽量真实地还原生活细节,但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更多偏向名人,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了类似《长工日记》的平民化记录,但那毕竟占少数。因为抗战期间的百姓根本就没留下他们生活的记叙,平民做记、立传的意识太弱了,我们只能找到零星记录。”这,不可不谓抗战书籍中的一大缺憾。 采写/本报记者李健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