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最新热门    
 
2006年高考文综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建议

时间:2007-3-2 14:23:14  来源:不详
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同学们了解这三大模块后,在进行历史复习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三种史学新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复习。例如,对殖民主义的评价,不论用以上哪一种观点来看,都应该肯定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又例如对西进运动的评价,用上述任何一种观点来看,都必须肯定西进运动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这与阶级斗争史观所强调的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观的体现。
四、注重跨度与深度
    第二轮专题复习完全打破了原有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类。所以复习的关键是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上例可作如下认识: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只有把握好了专题的跨度和深度,注意知识的点线面的结合,进而形成立体结构,获得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同学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五、以小专题为主
    专题复习要体现切口小、视野大、程度中、知识全的特点,这样才符合高考的实际。同学们如果遇到大的专题,也要设法把它划分为小专题。例如,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复习时就可以设计为下列几个问题: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学说起了主要作用?为什么?⑵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墨家学说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⑶为什么儒家学说到西汉时期才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⑷近代中国儒家的传统地位有何变化?⑸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请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社会现实意义。
    又如,近几年高考始终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的相关内容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要侧重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侧重于探索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实质性内容。中国现代化,在近代史上,称之为近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同学们可以将此重点内容分解为三个专题:⑴何谓近代化?主要就是指*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⑵中国现代化经历的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世纪60—90年代);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⑶中国现代化与民族独立有着怎样的关系?
六、突出地域特征
近年来高考自主命题省市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自主命题的省市高考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试题或多或少地将高校选拔与地情、省情结合起来,突出了“学以致用”、“关注家乡”的命题思想,突出了地域特征。拿四川来说,2006年高考是四川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可以肯定地说也要突出地方色彩。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的内涵。2003年全国春招文综第40题就联系现实考查了四川地区的都江堰等史实。
根据高考要求,联系现实生活,在归纳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对当地历史进行有效的复习,以提高解决地方史问题的能力。比如四川的同学可设问:都江堰工程为今天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哪些经验?四川是中国革命的重点地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特别丰富。请结合当地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