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中学高一历史学业测试(必修Ⅰ专题一)
命题:黄文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朝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贵族
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最能说明的是
A.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疆域 B.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C.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
4.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等级关系 B.政治关系 C.臣属关系 D.血缘关系
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
8.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
A.完全割裂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9 .只有皇帝一人称“联”;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有的印称“玺”。秦始皇的这些规定直接目的是
A .便于发布命令 B .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C .便于控制兵权 D .否定周王的权威
10.“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的是
A.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 B.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皇权排斥相权 D.中朝成为决策机构
11.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职责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1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 B、修筑长城 C、推行郡县制 D、建立三公九卿制
13.据《史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确立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结果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14.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完全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15.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的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强化 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日益严密
16.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设御史大夫 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C.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实力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17.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18.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B.三省之间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c.集体议政提高办事效率 D.避免君主专断决策失误
19.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20.关于唐代三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三省互不统属,但相互牵制
C.中书省下设六部为政府行政部门 D.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1.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22.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3.元朝时,管理今天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贵州行省 D.宣政院
24.明统治者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反映了:①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②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 ③中央机构进一步完善 ④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关于明朝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于明太祖时期 B.内阁大学士在明成祖时取得了票拟权
C.“部权尽归内阁”反映了内阁首辅位高权重D.内阁是明政府的中央常设机构
26.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君臣相互制约
27.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 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因素包括
①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②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③ 古希腊的神话传说 ④ 古希腊系统的法制建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29.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
A. 所有人的民主 B. 是所有男性的民主
C. 是所有男性公民的民主 D. 是部分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30. 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A.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C. 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D. 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新唐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北宋、明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办法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
32、如何评价罗马法的成果及其对欧洲近代法制建设的作用?(10分)。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你如何理解与评价这句话?(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