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湖北黄冈中学初三中考模
北京师范大学游彪正说宋
我为什么强烈反对反对北
黄冈中学高三历史十月模
2006年:北京历史高考模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
最新热门    
 
北京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时间:2009-10-18 17:35:19  来源:高长计
 

 

命题报告】  本套试卷严格依据最新山东《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并根据高考最新权威信息,对历史学科的必考知识点进行了逐个筛选,尤其是对2007年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重点知识,结合热点材料进行了综合命题与大胆预测。本卷所涉及的如大国崛起、和谐世界、科技创新、三农问题、全球联合祭孔等主题,都是近年来命题的热点和焦点,在这里更强调其重要性,从而引起教师和考生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重视。试卷还重视训练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本卷在命题方式上,也力求创新,展示高考命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应该说是一套含金量较高的代表高考命题趋势的优质试卷。通过本套试题的训练,既估测考生的复习效果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解决,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07年北京—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文科综合

命题人:高长计 张开瑞 盛兆亮

统筹策划:张开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100分)

试卷1~2页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PQ为某日地球表面一个大圈上的一段,MN为其上的两地,且M、N同时迎来日出,据图完成1~2题。

M

N

 


            P                                Q

 

1.下列日期M、N两地日出时间相差最大地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10月1日     D、11月22日

2.当太阳直射黄河站(780 55’N,110 56’E)所在经线时,若MN与赤道相交,则其交点的经度为(         )

A、780 4’w     B、1010 56’W    C、1010 56’E    D、00

图2 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分析回答

 

图2 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分析回答

3.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4.能反映P地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A 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word1]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将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人口学家威廉·弗雷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婴儿“将出生在洛杉矶的一个拉美裔家庭,他(她)的母亲可能来自墨西哥

 

 

 

 

5近年来美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

A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上升        B。移民的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增加

C 美国实行鼓励生育人口的政策        D。美国实行既不鼓励也不限制,顺其自然的生育政策

6.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      )。

①西部       ② 大西洋沿岸

③南部    ④东北工业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图(实线、虚线分别为1月和7月的均温)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4~7题。   

7.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园艺业

相编辑:地理部分三四两题,老师只是借用了图表,因为地理图表比较复杂,命题角度,和选项设计完全原创,地里图表个人原创相当困难,还望考虑,其他的题经过了重新加工,地里老师是我的老师,昨天班也没休息就为你们做这几个题,也是非常辛苦,如果还有不恰当的地方还望相编辑谅解。张开瑞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崛起》。据此回答9—11题。

9.俾斯麦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宰相,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德国的统一并迅速强大起来。同一时期,号称“东方俾斯麦”的大清帝国重臣李鸿章,曾经跋涉万里前来德国拜访他。对于这两个“俾斯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注重军事变革,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B.      都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

C . 都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D. 他们都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新式教育

10.在原子弹爆炸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重新崛起的根本原因是

A. 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基础          B.战后的日本得到了《和平宪法》的护航

C.采用“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D.重视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

11.下图是美国两位总统,请根据图片提示判断两人历史活动的特征,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执政前全国改革的呼声强烈      B.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C.都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他们都制定了符合农民群众愿望的政策

2006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胡锦涛强调中国在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据此回答12—14题。

 

 

 

12.和谐思想在中国已经有几前年的历史了,同学们要加深对和谐思想的了解可以找下列的哪几本书: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3. 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成功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     和平共处五相基本原则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边倒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联合国宪章》提出,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以下事件没有体现联合国宪章精神的是:

A. 亚非会议    B.中东问题    C. 中国加入联合国   D. 世界走向多极化

2006年6月,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曹怀东教授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辉煌与荣耀。据此回答15—16题。

15.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的科技成就②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③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④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6.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下列哪一科学家的科学理论对新能源、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A               B                 C                   D

2006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有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的义务。此举的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   )

A.严格立法

B.依法行政

C.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D.是人民的政府

18.国家重视收入分配的调节,是因为(    )

A.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

B.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C.国家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D.效率优先已经过时,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社会公平

19. 30年前的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强烈地震, 24万同胞遇难,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人民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今天,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人类与自然难以实现和谐相处

C.人类无法认识地震的运动规律

D.认识具有反复性

 

   伯乐的遭遇

 

20.伯乐手拿的公文中写着“书生之见,不切实际。退!”。由此可看出(   )

A.伯乐没有坚持从一切从实际出发

B.伯乐重理论轻实践

C.发公文的领导没有从实际出发

D.发公文的领导缺乏理论创新

绿色GDP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其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据此回答21-22题。

21.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程度。这体现了(   )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坚持两分法

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发展绿色GDP,企业应(    )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诚信经营  

③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A.①②③④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要求“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的课程,中学语文课程中要增加传统经典诗词的比重”。据此回答23-24题。

23.中共中央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中国共产党弘扬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D.我国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24.《纲要》要求“中学语文课程中要增加传统经典诗词的比重”,这是因为(    )

A.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B.古代文明优越于现代文明

C.传统文化必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25.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发扬长征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下列选项属于二者内在联系的是(  )

①长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②时代精神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富

③只有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长征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弘扬时代精神必定要否定长征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40分)

试卷3~8页为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必做题、选做题两部分。其中3~5页为全体考生的必做题部分,6~8页为由考生自己选择的选做题部分。

【必做部分】

26.(25分)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与“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大区域。结合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珠三角”

“长三角”

主要区域中心城市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和番禺

上海、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

 

 

 

78.2

160.2

                                              ————《中国统计年鉴》

(1)改革开放以后,有着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的“珠三角”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选择东南沿海作为对外开放最前沿的有利条件有哪些?(5分)

(2)在泛珠三角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和金融服务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珠三角”地区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分)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共同问题?(5分)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4分)

(5)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7分)

27(25分).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雍正耕织图》                        图2:19世纪后期外国在华洋行

  

材料二、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材料三、“味压江南、名驰京省”的玉堂酱园终于得到了举世公认: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佳制冬菜获优等奖章;1914年,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玉堂三十四种产品获得金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玉堂力挫群雄,一次夺得五枚金牌;不仅为玉堂,而且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            ——中国老字号网

材料四、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五、目前,我国有雇工八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3万多户,从业人数340余万人,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业2773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八千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超过两亿两千万。而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原来的一亿两千万下降到目前的不足五千万。各级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约占国内1/3左右,在每年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2006中国私营经济研究》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5分)

(2)读材料三、四,分析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分)

(4)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概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28.(25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

指标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生活质量

人口素质

资源环境

民主法制

实现程度

20.8%,

33.9%

38.5%

15%

-0.7%

72.7%

比上年增加的百分比

8.7

0.8

9.8

持平

比上年有较大改善

3.7

材料二: 2006年9月1日至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农村改革的第三步是“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温家宝指出,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进一步扩大市、县试点范围,力争五年期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材料三:“衣食足、兴歌舞;日子旺、锣鼓响”,这普遍反映了当前农村富裕之后,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据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去年年底开始组织进行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特点。(3分)

⑵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试分析财政在农村综合改革中的重要作用。(10分)

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县乡地方政府如何履行职能。(8分)

⑷运用哲学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4分)

29.(3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

材料一、 渤海沿海地区图

  


问题:(1)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什么?(3分)

     (2) 从地理学角度,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在古代,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现代环渤海地区又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说明:环渤海地区开发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我把当前政治热点“和谐社会”也连接在这里,而且“和谐“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材料选择上可能还有不是非常恰当的地方请老师谅解;在开发环渤海地区时我们要注意利用两个市场,但作为东部地区,主要的还是要抓好国际市场,这也是珠三角开发浦东开发的历史经验,所以选择了对外开放这个知识点命题。

材料三、孔子标准像。

 

(3)孔子出生于环渤海湾的山东,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和观点有哪些?(举一例即可)(4分)战国时期,建立和谐社会方面还有哪些合理的思想观点。(2分)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在环渤海地区的具体体现。(5分)

 

据《科学时报》2006年8月18日报道:“目前,环渤海地区面临着国土安全、水安全、生态系统安全、环境与健康安全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的生态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有绪指出,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渤海各省市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生态安全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环渤海各省市如何在发展中应对生态安全问题?(13分)

 

 

【选做部分】

本部分3~8页为由考生自己选择的选做题部分。每位考生从第30~37题选择地理、历史、政治各一道,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多做者不计分。

地理学科

第30题(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十一黄金周正值国庆57周年,又巧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新疆旅游市场可以说好戏连台,各景区、各旅游热点都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民俗、民情特色的旅游活动,休闲游、探险游、自助游、自驾游已经成为继观光游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项目,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青睐。

材料二    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由竖井、暗渠等部分组成,竖井用于开掘时出土和通风;暗渠则用以输水。高山冰雪融水顺着地势输送到盆地里,供人饮用或发展农业生产。(10分)

(1)(双选)下列旅游景点位于新疆境内的有(       )。(2分)

     A.敦煌莫高窟        B.楼兰古城     C.喀纳斯湖       D.龙门石窟

(2)坎儿井中主要来自_________山脉的冰雪融化,水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其除了发挥古老的灌溉功能以外,还增添了____________新功能,说明文化景观具有________。(4分)

(3)简述新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4分)

第31题(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有哪些?(1分)

(2)       我国有哪些地区易受低温冷害?(1分)

(3)       干旱灾害影响我国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为减轻旱灾,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4)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有利方面有哪些?(2分)

 

第32题(选修6  环境保护)读下面三幅图回答: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何?(1分)

(2)简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俱增的原因?(2分)

(3)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2分)

(4)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该种现象的发生?(3分)

(5)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2分)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和再生能源和核电

 

历史学科

第33题(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共10分)

材料一 明治维新的图片:

 

 

图一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图二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纺纱厂   图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新式学校  

材料二 1898年夏(皇帝)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让内心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废除皇太后和他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74页

(1)图片反映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⑶ 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两种结局对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4分)

第34题(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0分)

拿破仑说:“一张报纸,足以抵得上三千毛瑟枪。”可见报纸的作用之大。在学习《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时,老师要求同学们编辑历史小报,下面是老师下发的简单编辑计划,请同学们帮老师填完整。

        内容

 

期数

 

重大历史事件

 

主要阶层的反映

 

第1期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1、(2分)

 


西部保守派贵族支持国王

 

第2期

 

 

2、(2分)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拥护; 广大妇女、黑人奴隶开始反对性别和种族歧视。

 

第3期

 

 

法国颁布《1791年宪法》

大资产阶级支持;各国君主支持封建势力从事反革命活动;3、广大人民(3分)

 

第4期

 

 

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

 

军阀反对;资产阶级支持;广大人民4、(3分)

 

第35题(选修3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0分)

材料一、 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谱写了无数友好篇章,留下了许多两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友好佳话。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出现了曲折。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灾难,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难以抹消的沉痛记忆。噩梦醒来是早晨,1972年中日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其规模之大、往来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国家关系史上绝无仅有。

——2006.11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让文化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

材料二、胡锦涛指出进入新世纪,就在中日关系向新的深度和广度迈进的时候,由于日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2006.11胡锦涛会见安贝晋三

材料三、中日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为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建设性贡献,是新时代赋予两国关系的新的庄严责任。                                    —— 2006年11月《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0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3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说“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3分)

(3)结合三段材料预测中日关系前景如何?(4分)

 

 

 

思想政治学科

第36题(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对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以加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其应对的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材料二: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各领域的工作,从1990年起至今年8月,中国已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872人次。目前,中国仍有1487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8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参与国际维和的16年间,中国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⑴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联合国改革的看法。(3分)

⑵我国为什么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5分)

第37题(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材料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但还存在偷逃税款、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不少失信违法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行率仅为60%左右。

材料二:企业信用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一项内容。据有关报道,为更好地对企业信用进行管理,目前,南京市已经完成了四万多家企业的信用数据的录入工作。新发展省、市、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336户,同时撤销40家不符合条件和失信违法企业的“重合同收信用”称号,并在南京工商局网站上进行公示。

根据《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⑵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失信行为的重要原因,试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参考答案

1.B解析: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MN同时迎来日出,则MN是在同一条经线上。此时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MN两地日出时间相差最大时,为夏至日或冬至日。

2 .C解析:太阳直射在黄河站所在的110 56’E上,其地方为正午12时,MN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上午6时,该交点比黄河站晚了6个小时,经度也相差900

3 .D       4.B

解析:该图为剖面图,图中等温线其实是等温面。从垂直方向看,空中等温面弯曲明显处的气温上暖下冷,并且其位置从B向A逐渐升高,说明这里是一个锋面。图示信息不能确定锋面性质即不知道是冷锋是暖锋,分析得出此结论是正确解答本组试题的关键。

  5.B        6 .B

解析:新移民数量增长快是美国人口增长的特色。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位于美国南部和西部,美国人正在从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和南部传统的阳光地带向内地新的阳光地带转移,比如亚利桑那、内华达、佐治亚和田纳西等地。。

  7.A        8.B

解析:先要以温定带,判定温度带;再以水定型,判定气候类型。这样就可以判定出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了解气候类型就可以判定各自的农业地域类型及自然灾害的状况。

9. B解析: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19世纪后期中国德国都有着相似的发展机遇,采用了相似的措施,结果相差很远,只是表面措施的相同,存在着根本道路的差别。

 10. A 解析:在二战以后中日两国都是百废待兴的残破局面,然而仅仅20年日本重新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其根本原因战前日本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资本、科技、管理、人才等等。

11. B解析:林肯、罗斯福都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虽然林肯也通过了著名的《宅地法》,但是主要是为了调动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林肯的经济政策仍然是自由主义的,罗斯福的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后来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 D解析:①②③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核心内容都是儒家的“仁”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也就是要求和谐,《商君书》是法家的代表作,其主张主要是严刑峻法。

13. D解析:“和谐”的本意就是“和而不同”,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和谐”理念,③含有意识形态的矛盾。

14. B解析:中东问题经历半个世纪没有得到解决,地区冲突不断,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地区,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

15. B解析:④“欧洲”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今天仍然是世界科技的先进地区,④不符合历史事实。

16. C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牛顿不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理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才得到应用,居里夫人的理论和能源无关。

17.D 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其目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民的利益分配,所以D项符合题意。

18.B 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是因为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所以B项的观点符合题意;A和D的说法有误;C的观点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19.D 人类依然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说明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D的观点符合题意;A、B、C的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C 给伯乐发公文的领导不调查就对伯乐乱发指令,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选C项。

21.A 绿色GDP 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

22.C “诚信经营”与发展绿色GDP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不选②;“建立节约型社会”不是企业所能做到的,所以不选③。

23.B A的观点错误;C和D的观点是说政府在干什么,不符合题意。

24.D A的观点不是原因,是结果;B和C的说法有误。

25.B ①是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区别;④的观点错误。

26.【解题思路】两个三角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具特色,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地经验。回答此题,需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1)地理上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海外华侨众多,便于引进外资;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5分)

(2)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珠三角地区以第二产业闻名,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区域合作前景广阔(4分)

(3)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薄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5分)

(4)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4分)

(5)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7分)

方法点拨:在比较分析“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注意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27. 【解题思路】本题全面考查了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答案:(1)“男耕女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织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分)

(2)19世纪末: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答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8分)

(3)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4分)

(4)原因:一方面,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推动了非公有制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宪法修正案对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的明确,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以改善。(4分)

意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4分)

【发散类比】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私营经济的政策

政策

利用限制

反对消灭

鼓励保护

存在时间

过渡时期

十年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内容

合理调整工商业和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割资本主义尾巴

承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宪法》保护私营经济,采取发展私营经济的各项措施。

 

 

影响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8.【解题思路】第⑴问为表格题, 要求分析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这就要求依据图表数据资料储存信息的特点,运用纵横比较等方法,从中找出对回答具体问题有效的信息。应从两个方面分析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一是取得的成绩,二是存在的问题。

⑴2005年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加快。(1分) 在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六个方面中,农村经济、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提升加快;(1分)农村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对缓慢。(1分)

⑵①国家财政可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2分)②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2分)③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2分)④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2分)⑤通过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可以健全农村生活保障体系、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2分)

⑶①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分)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2分)③保障农村长治久安的职能。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2分) ④组织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分)
⑷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2005年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明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进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党和国家提出了农村综合改革的伟大决策。(2分)(也可以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阐述)

【深化拓展】农村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投入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9.【解题思路】(1)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技术力量雄厚,工农业都较发达的地区,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3)通过审设问我们可知:答题的范围——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答题的方向——怎么办;要解决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答案:(1)水资源短缺 (1分) 

(2)①该地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基础、经济实力雄厚 ②海陆空交通发达,有利于对内对外联系与交流  ③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④自然资源尤其是煤、铁、石油、海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⑤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10分)

(3)(1)“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4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2分)

(4)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3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

(5)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环渤海各省市在经济建设中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3分)

 ②人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环渤海经济的开发是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构造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安全要依靠全体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3分)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价值观。环渤海的各省市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分)

 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即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环渤海各省市在发展中一定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把国家利益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首位,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3分)

【深化拓展】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是指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整个大的范围占中国领土的12%和人口的20%。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全国的1/4。环渤海地区城市密集、港口星罗棋布,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30.【解题思路】(1)敦煌莫高窟及龙门石窟都不属新疆,它们分别位于甘肃境内和河南洛阳。

     (2)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古老的引水工程,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南部,天山山脉的冰川融水顺着地势输送到盆地里,冰雪融化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3)新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质量,景观的群体组合,旅游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去切入。

答案:(1)BC   (2)天山   气温   旅游  时代性

     (3)①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集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地域组合较好。②新疆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接待能力提高

     ③西部大开发促进了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

归纳总结: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境内高山环绕,山盆相间分布,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工农业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供给。但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具有奇特的自然景观,突出的文物古迹,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其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极高。

31.【解题思路】由图可知,具有全国性的气象灾害是干旱。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大的是东北和西南华南地区。华北地区春季回暖快,蒸发强烈,但雨带推移迟。7月—8月才能到达东北华北,因此华北地区,干旱多发生在春季,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在正处伏天的7—8月份。东南沿海的台风既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当地的旱情,而强风暴雨往往会给局部地区带来灾难。

答案:(1)干旱   (2)东北、西南、华南   (3)春季   伏天   7~8月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增雨等   (4)带来降水,缓解旱情

技巧点拨:回答此类题目关键是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材料及题干中寻找答案。

32. 【解题思路】矿物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同时还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从而对许多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答案:(1)波动上升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森林的破坏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4)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协作。

(5)②①④③

方法点拨:题目中提供信息已经很齐全,关键是寻找与题目有关的有效信息;读图要仔细、准确

33. 【解题思路】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有着相似的背景和不同的结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图片说明了体现了日本的几个重要措施,中国的变法失败了对其原因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改革开放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两国变法结局的比较能够理解今天中日发展水平的差异。

答案:(1)措施: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吸收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近代工业;③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 (3分)

(2)维新派缺乏经验;保守派官僚的抵制,变法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被袁世凯出卖,导致戊戌政变。(3分)

(3)戊戌变法的失败,阻滞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明治维新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分)

深化拓展:中国近代重大事件对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开始了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加快了政治的现代化,表现为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得到了实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表现为中国人民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是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极大的冲击的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4. 【解题思路】本题是填表题,注意观察已给出的内容,联系、类比作答。

答案: 1、东南部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支持国会的正义斗争,成为战胜国王的基本力量。(2分)

2、美国国会通过了《1787年宪法》。(2分)

3、拥护宪法,一方面在战场上抗击外国的武装干涉;另一方面,发动武装起义把革命推向深入。(3分)

4、尚未觉醒,也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处于观望状态。(3分)

解后反思: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走日本人的路,发动戊戌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走美国人的路,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早期共产党人走俄国人的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教训的过程中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5. 【解题思路】材料一是对中日关系的总概括,材料二是当前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的认识,材料三是对中日关系未来的展望。解题关键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教材联系时政热点回答。

答案:(1)古代,中国曾是日本长时期学习借鉴甚至是模仿的对象,双方友好交往;侵略反侵略的斗争;现代在摩擦中前进,时好时坏。(3分)

(2)日本领导人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牌位,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1分)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亚洲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是对侵略战争的美化和对史实的歪曲与否定,势必成为中日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2分)

(3)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有不同的预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其一,中日关系日益紧密,可从经济利益方面,和谐世界建设方面,领导人因素方面简单说明;其二,中日可能走向对抗,可从中日历史影响方面,现实利益方面简单说明。(4分)

思维发散:中日两国相互影响

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吸收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近代日本对中国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民族灾难,同时中国开始向日本学习,试图寻找近代化的道路;今天日本是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日本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吸收借鉴。

36.【解题思路】第⑴问为综合性评价题。做此类题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逻辑层次去思考。关于联合国的改革,我们主要从联合国改革的背景及要求进行思考。回答第⑵问,主要从联合国的地位作用及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去思考。

 

 

⑴①联合国改革应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②联合国改革应发扬民主,广泛协商

③联合国改革应稳妥,循序渐进。

⑵①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我国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进行的各项工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支持联合国符合其宗旨的有关活动,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④我国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深化拓展】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进几年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⑴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⑵联合国的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⑶联合国的作用⑷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考查的方向:⑴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⑵联合国的改革⑶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

37.【解题思路】关于第⑴问:说明诚信的重要性即市场经济中诚信伦理的重点意义,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诚信对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第二,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关于第⑵问:要从政府、企业、三个角度精心阐述。

答案:⑴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将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影响到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② 企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诚信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南京市发展了省、市、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并撤销了不符合条件和失信、违法企业的“重合同守信用”的称号的行为,必将对南京市的企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⑵ ①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②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实现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拓展延伸】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是个热点问题。道德失信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影响到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建立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层面分析⑴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原因 ①必要性②重要意义⑵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要求⑶青年学生在构建社会诚信机制中应做出自己的努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