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秋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2009-10-18 17:45:53  来源:佚名
 

2006年秋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据此回答1—4题

1、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A、候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     B、由分裂走向统一

C、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D由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

2、能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A、各诸侯的变法       B、铁器和牛耕的运用

C、封建城市的兴起     D、“耕豪民之田,税什伍”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回答3-4题。

3、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4、当时,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③井渠法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制度。回答5—8题

5、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及其合法化

③加速了井田制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实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我国古代

A.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C.社会的人地矛盾不断加深  D.中国的封建制度已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7、明朝推行一条鞭法中体现当时有利于社会经济新现象产生的内容是

A.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     B.将丁税平均摊人田赋

C.赋役征收白银             D.要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8、清朝的“地丁银”就是

A.地丁合一,按土地统一征收白银    B.对田赋和丁税分别征收白银

C.取消丁税,只对土地税征收白银    D.按人丁和土地统一征收白银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   9—11题

9、下列最能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征的是

A、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 B、各级官吏必须对皇帝绝对效忠

C、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D、皇帝即天子,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10、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剥夺将帅权力  B、削弱地方权力 C、极力提高王权 D、竭力削弱相权       

 

 

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有严重的弊端,但也有客观积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始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    D、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在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政权都比较重视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回答12—15题。

12、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仕”。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了                                                     

A.唐朝各族之间关系和睦           B.唐朝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C.唐朝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固边防   D.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1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下列史实不具有这一作用的是   

  A.蕃汉分治       B.回族形成       C.设宣政院     D.行省制度

15.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                       

  A.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妥协   B.使地方长官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

C.为平定“三藩之乱”奠定了基础D.使中原先进农耕制度传入西南地区

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回答16-18题。

16、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7、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18、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回答19—22题。

19、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中国古代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回答:22-30

22、下列唐文化特征中,最值得世人学习的是:          
A.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B.泽被东西、影响深远
C.开放探求、兼收并蓄    D.崇尚实用、推陈出新

2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4、中国水利技术西传欧洲,欧洲水利方法介绍到中国,分别在
A.秦朝、元朝    B.唐朝、清朝  C.汉朝、明朝  D. 宋朝、元朝

2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战国时期突破性成就是解决了诊断手段问题
②.汉代以张仲景为代表实现了中医理论的飞跃
③.唐代在药物学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
④.明朝李时珍进行了一次大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06年秋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0分)

 

二、材料题(11+11)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楚越人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糞魚,或火耕而水耨,……不侍贾(买卖)而是……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2: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年)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带鱼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鄂(陕西户县)、杜(西安市南)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沈约《宋书》

请回答:

①     根据材料1,简要指出当时江南经济的基本状况。(2分)

 

②     与材料1相比,材料2反映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3分)


③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图2:《棉花图·收贩》、《甘薯图》、


 
《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南京繁华图》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图1,指出明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3分)

 

(2)根据图2提供的资料,分别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并进而分析为什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而封建制度却走向衰落?(4分)

 

三、问答题(10+18)

28、我国选拔官员的制度很早就开始了。

回答:(1)从夏朝开始的奴隶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是什么?(2分)    

 

(2)西汉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又是什么?东汉时这种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隋唐的科举制对我国封建社会主要产生什么进步意义?(2分)

 

29、在中国古代史上,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都证明了——只有实施对外开放,国家才能真正得以发展。以唐朝和清代为例,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在对外交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政策分别是什么?说明两种政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8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DBD  6—10 CCAAB   11—15 ADBAB  16—20 BACCB      21—25 ACACA

26、(1)特点:秦汉时期,江南地区人口稀少,耕作技术粗放,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现象不明了显。(2分)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人口增多,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三吴地区农业最发达;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3分)

(3)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战争较少,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宽松,农民负担较轻。(3分)

影响:促进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打下基础。(3分)

26、 基本特点:(3分)

①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③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④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

(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2) 具体表现:(4分)

①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②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

③丝织业等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南京等城市商业贸易繁荣。(每点1分)

衰落原因:(4分)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2分)

②也催生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从而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2分。如写市民阶层扩大,可给1分)

三者关系:(4分)

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④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进)的辩证关系。(每点1分)

 

28、(1)世袭制度(2分)     

   (2)察举制(2分)东汉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门第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4分)    

   (3)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2分)
 

29、(1)唐朝政府实行兼容并蓄,对外开放的政策。(2分)

  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者政策开明,重视对外交往;交通发达。(3分)

  影响:传播了唐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兼收并蓄,丰富了唐朝经济文化生活。(2分)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原因: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侵扰;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落后;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3分)

    [如答“小农经济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可给1分,但总分不能超过(3分)]

    影响:暂时保护了自然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为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祸根。(3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