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最新热门    
 
2006年高考历史领航模拟测试卷

时间:2009-10-18 17:49:37  来源:黄静
 

                    2006年高考历史领航试卷(二)
                       江苏省启东中学 黄静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属于
    A亡于民族战争   B亡于属国   C亡于王朝战争   D亡于权臣

    2.春秋后期,许多诸侯国的卿大夫取代国君掌握政权,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奴隶制时代结束。判断奴隶社会在此结束的主要依据是
    A各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占上风
    C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已经建立     D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3.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有①国力强盛,实力强大②王国问题的解决使中央政权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弱④统兵将领具有军事才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宋朝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B为了考试更加公正、公平,采用了糊名制
    C科举考试的命题规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
    D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5.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非常重视老百姓的力量,下列言论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一句是
    A“政在得民”     B“民贵君轻”     C“存百姓”    D“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6.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
    A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兴起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前期有两次短暂发展,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深入人心
    B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生命力
    C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最大障碍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充分发展

    8.林则徐和康有为两人主张的不同之处是
    A向西方学习    B反对外来侵略   C富国强兵   D实行君主立宪

    9.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哪些要求①学习西方文化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尊孔复古逆流④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着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组织发动第一次工运高潮
    C制定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  D发动武装起义

    11.抗战初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作用是
    A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B抗击了日军主力
    C对国民党军队构成威胁    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1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扭转战争态势的关键举措是
    A建立第二条战线           B挺进中原
    C进行三大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

    13.从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之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政策制定的依据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与中共并肩作战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倍受压迫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国内政治动乱②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④长期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封锁压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与以下哪件事关系最为密切?
    A中苏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成员国  
    B中国是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C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提高了国际威望      
    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被世界各国公认

 

 

    16.古天文学革命,下列人物继承关系发展新天文学的先后顺序是①哥白尼②伽利略③布鲁诺④开普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7.英国出现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英国国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
    B、天主教的腐败引起教徒不满
    C、封建世俗势力要争夺教权
    D、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18.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集中批判的是
    A.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B.天主教神学
    C.贵族特权和封建主义      D.等级制度和教权主义

    19.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这实际上反映了(     )
    ①重商主义的精神               ②反对重商主义的政策
    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0.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21.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是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②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④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22.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B抵抗政策    C中立政策    D冷战政策

    23.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主要原因是政府
    A实行社会经济私有化政策        B推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政策
    C与产油国一起提高石油价格      D实施农业集体化以保证工业发展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逐步发展

    25.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最主要目的是
    A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抗衡苏美     B保证自己的安全
    C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D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为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墨子在《尚贤》中说:“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他在《墨子·经上》中又进一步指出:“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材料二  管仲帮助公子纠同鲍叔牙帮助的公子小白争夺王位时,管仲在两军阵前,偷偷地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即王位后(即齐桓公),要鲁国交出管仲才能讲和,鲁国只好用监车把管仲运到齐国。鲍叔牙向齐桓公请求赦免管仲时说:“当时各为其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管仲是个奇才,能力胜我十倍。”(《管子.小匡》)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劝告,赦免了管仲,后来又立他为相。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粱惠王》

    材料四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注:韩国人郑国以修渠为名,来秦作间谍活动;事发后,秦宗室大臣要求逐走为秦效力的客卿,得到秦王政默许。在这种情况下,李斯建议取消“逐客令”。)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重用人才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分)

 

 

(2)墨子、孟子、齐桓公和李斯在用人标准上有何异同?(7分)

 

(3)以上材料中介绍的用人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材料二  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材料三   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新战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富起来。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中国当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回答:根据材料指出50~70年代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并简要评述其意义。(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讲

    材料二  东德的政治剧变,为长期谋求德国统一的西德政治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西德总理科尔“从内心感到历史的方向在朝统一前进”,认为“德国问题已摆上了案头”。1990年2月13日,英法美苏四大国外长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共同制定了关于德国统一的“2+4”方案,即由两个德国解决“内部”统一问题,再由两德同四大国一起解决“外部”问题。从此,德国统一进入了具体操作阶段。从1990年5月5日开始,两德以及四大国的代表进行了四大国的代表进行了四轮“2+4”谈判,最终于9月12日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10月1日,根据莫斯科条约的规定,四大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10月3日两德统一之日起,四大国中止对德国的权利和义务。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在分裂40多年后最终实现了统一。

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林肯为维护统一而作了哪些努力?(2分)

 

(2)材料二提到的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90年德国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统一的?(2分)简要分析德国实现统一的原因。(3分)

 

(3)通过美、德两国各自的统一,你能得出什么认识?(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0分,第31题17分,共计39分。

    29.汉与唐都是我国古代强盛的封建王朝,而唐朝尤过之,但后来又皆衰落。试分析唐比汉更加强大的原因。(5分)指出汉唐衰落的共同原因。(4分)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30.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导致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10分)

 

 

    31.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人类利弊得失共有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共同积极作用。(10分)

 

 

  (2)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刃剑”的消极面,以及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7分)

 

 

 

领航卷(二)

1.【答案】B
【解析】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审视辨析选择能力。结合题目辨析可知,周原来是商朝的属国,逐步顺应民心,强大起来,代替了商朝的地位;A、C、D三项不适合题于之意。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其主要依据是看其政权的最终归属。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新兴地主的经济政治势力越来越大,和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所以这一时期出现的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其实质就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夺取统治权的斗争,他们取得了胜利,政权从奴隶主阶级的手中转入到新兴地主手中,这一系列的行动,也宣告了奴隶制时代的结束。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时经历了汉高祖时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国力恢复,通过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卫青、霍去病等有胆有识的军事干将,这些打败匈奴的条件都已经具备。匈奴分裂则是东汉时期的史实。

4.【答案】C
【解析】科举考试命题规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开始于明朝,所以该项叙述不正确。

5.【答案】D
【解析】解本题关键是理解四句话的含义。D项“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中的“得人”是重视人才的意思,而并非重视老百姓的意思。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明显可排除的选项是C项,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是六七十年代,不是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A、B、D三者相比,之所以选B,是因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重要前提。

7.【答案】A
【解析】首先要判定民族工业两次短暂发展的时间:近代前期,一是19世纪末,一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两次发展史实的存在,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其发展的短暂性,又说明了帝国主义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也说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充分发展。A项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这一史实只符合后者不符合前者。

8.【答案】D
【解析】林则徐作为清朝官员,在面对外敌时,一方面组织抗击侵略,一方面提出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其富国强兵的愿望,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但要认识到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再加上他所处的时代,决定其不可能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即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9.【答案】D
【解析】本题所供选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要求,都是符合题意的。在思考过程中适当联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运动的内容加以分析。

10.【答案】B
【解析】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本题,一是联系中共“一大”确立的成立后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二是从时间来推算,A、D两项相差太远,B、C相比,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7月。而第一次工运时间是1922年春。

11.【答案】A
【解析】1937年秋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初创阶段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抗战相持阶段游击战争担负起抗击日军主力的重任;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谈不上对国民党军队构成威胁;因此B、C两项叙述错误。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军事行动是指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因此D项也排除。

12.【答案】B
【解析】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因此也是中共扭转战争态势的关键举措。

13.【答案】B
【解析】作为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的新中国,不可能让资本主义长期存在,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结合新政府所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之进行合理调整,并使之恢复和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题A项有较大的迷惑性,应考虑中共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来排除A项。

14.【答案】A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④项所述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因素,而不是一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因素,因此要排除。

15.【答案】C
【解析】首先明确这次国际会议是指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会议第一阶段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第二阶段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国际威望,而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的进展起了推动作用。

16.【答案】C
【解析】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开普勒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发现行星是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而伽利略进一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17.【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原因类的分析理解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意,明确清教徒运动的实质。首先分析清教徒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长,进而出现了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要求,所以说,主要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因而,D项是对的。A项加强王权是加强世俗国王的权力,这与后来的清教徒运动关系不大,故不能成为主要原因。B项是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清教徒运动的原因。C项封建世俗势力争夺教权已不能成立,教权在此前已归世俗封建主——国王掌握。

18.【答案】A
【解析】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是中世纪以来西欧封建统治的基本特征,前者在政治上,后者在精神上,控制着人们的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因此要集中力量批判。而B、C、D三项所述其内涵应该都包含在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中。

19.【答案】B
【解析】亚当·斯密是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主张的代表人物,他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20.【答案】D
【解析】近代人才的培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因素,近代日本,走的是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道路。

21.【答案】D
【解析】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美国与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通过《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因此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正确答案是D。

22.【答案】B
【解析】丘吉尔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个政策就是抵抗政策。另外可以从丘吉尔的主战政策,以及发表演讲的时间1940年5月两个信息来推测正确答案。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24.【答案】C
【解析】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力量均势,两极格局形成。

25.【答案】D
【解析】“最主要目的”应从欧洲自身利益考虑,迷惑性较大的是A,但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要想达到抗衡苏美,其前提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26.
【解题思路】本题第一问把重视人才与春秋战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相结合,理解统治者重视人才与当时政治形势之间的关系。第二问的关键是阅读材料,并有效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解答,注意概括时文字的精准。第三问则考查分析能力,把用人得当与否与吏治清明、国家安定与否相联系,使本题的主题与内涵得到升华。
【试题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国变法图强,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广求人才。(2分)(2)共同点:任人唯贤。(1分)不同点:墨子:不分贵贱,惟贤是举;齐桓公:举贤应不避个人恩怨;孟子: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贤愚应由国人决定;李斯:用人不拘一格,广求贤才。(6分)(3)作用:善于用人、任人唯贤是吏治清明、国家安定富强的重要因素。(2分)
【试题评析】本题命题角度精巧,围绕春秋战国时期对人才的重视这一主题,实际上内涵一个历代包括当今社会的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重视人才,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利用人才,以及人才对国家治乱兴衰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一深层次的问题。这一主题在唐、宋等的兴衰上可窥一斑。

27.
【解题思路】本题第一层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注意题目的设问“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突出“变化”一词,回答时清楚地回答出“由什么变成什么”。第二层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考查分析能力,为什么要由沿海向内地迁移呢?材料一中有效信息“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这句话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材料二则反映了当时工业布局向内地迁移还出于战略备战的考虑。第三层把题目的主题拉到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材料三来总结,存在问题是可能部分考生只能总结出其中的一点“西部开发”,而遗漏另一点“向沿海迁移”。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充分发散思维,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试题解析】(1)特点:从沿海向内地迁移。(2分)(2)原因: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出于战备考虑。(4分)(3)新变化:从内地向沿海迁移;西部开发。(2分)(4)意义:利于开放;发挥沿海优势;实现经济区域平衡发展;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说明:评述可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但不能超出本小问满分4分)
【试题评析】本题从工业布局这一话题说开,把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大体趋势作了一个比较综合的考查,既考查了考生对当今西部开发这一热点问题的认识,又考查了阅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8.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必须把教材相关知识与材料相结合。第一问的答案实际上主要来自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回答时要注意后半问,容易遗漏内战初期林肯试图通过和解和妥协来解决南北矛盾。第二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结合二战后国际形势,第二层则联系材料,第三层考查分析能力,注意内外因相结合分析。第三问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对历史的认识和感悟能力,可以从两个国家均由分裂而走向统一这一趋势,以及统一的方式等方面考虑。
【试题解析】(1)主要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激化。(1分)努力:首先试图和解,妥协;陷入困境后,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坚决平叛,打败了南方奴隶主#?分)(2)主要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激化。(1分)方式:在英法美苏四大国策划下,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政治方式实现了统一。(2分)原因:东德社会制度剧变,西德国力强大,统一符合德国人民的心愿;苏联放弃了对东德的控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德实行和平演变战略。(3分)(3)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不论采取军事方式还是政治方式以解决分裂问题,都是必要的、可行的。(4分)
【试题评析】本题考查角度新型,从美德两国历史由分裂走统一的这一层面,引出对国家统一问题的更深层的思考。由本题可以更深刻理解,台湾回归祖国,中国最终将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9.
【解题思路】本题审题很关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是汉唐的强盛还是衰落吗?如果你这样审题就错了,其实题目的第一句话只是提示语而已,题目的中心语是“唐比汉更加强大的原因”,“汉唐衰落的共同原因”,“你由此得出的结论”三个层次。第一层结合唐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考虑。第二层则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把汉唐衰落的因素一一回顾,再加以总结归纳,得出其衰落的共同原因,一是政治因素,即腐败;一是经济因素,即土地兼并。第三层能力要求较高,由汉唐的衰落你的认识是什么?因政府腐败和土地兼并而导致王朝衰落,而这两个顽疾是封建制度自身不可能得到根治的,因此可以说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或者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封建王朝的衰落。
【试题解析】(1)原因:①唐采取三省六部制,中央集权更加完善。②唐采取科举制,能笼络大批士人,统治基础扩大,官吏任免权在中央。③唐执行了更好的民族政策,基本不存在边患问题。④唐代江南地区大量开发,经济基础更加雄厚。⑤唐与边疆各族及外国经济交流频繁,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5分)(2)共同原因:①政治腐败,②土地高度集中。(4分)(3)结论: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既不能从政治上抑制自身的腐败,也不能从经济上遏制自己的贪欲,因此任何封建王朝必然由盛而衰而亡,这是其阶级局限性决定的。(或者说地主阶级局限性必然导致封建王朝由盛而衰而亡。(3分)
【试题评析】本题命题含蓄,其实质包含了一个重大主题,对封建王朝兴衰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史鉴作用。

3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能力。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形势,分政治、经济两方面进行,而政治和经济又是两个内涵很大的概念,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本题有一定难度。
【试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发展了一系列的变化。(1)政治上:①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势力扩大,列强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掀起了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运动,进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尝试。③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加剧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光绪帝任用维新派实行变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发展。⑤ 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战后受害最重、列强争夺最激烈的山东地区,首先兴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5分) (2)经济上:①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被列强进一步控制,其经济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②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3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又在客观上促使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因素得到了发展。(2分)
【试题评析】本题以中日甲午战争作为命题切入点,分析其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归纳、概括和综合思考的要求比较高,本题难度适中。

31.
【解题思路】回答第一问时,要从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政治民主及东西方关系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进行思考和归纳;第二问,可从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拉大、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角度分析其消极面。
【试题解析】(1)积极作用: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而成为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兴工业异军突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④推动了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10分)(2)消极面: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②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③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3分)
总之,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分配的不公。但不可能停止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服从自然,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地利用自然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分)
【试题评析】本题以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深刻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历史阐释能力。科技革命专题历来是高考命题重点关注的领域,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应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出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借鉴意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