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全国高考历史综合测试(二)

时间:2009-10-18 17:50:33  来源:佚名
 

                  历史综合测试(二)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C、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秦隋相似之处:①创立重要制度;②修筑运河;③使用统一货币;④开凿石窟;⑤以关中为基地统一全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
3 .关于我国古代陶瓷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汉瓷塑精品
B.成都出土的东汉说唱俑憨厚可爱
C.唐朝巩县以产唐三彩而闻名
D.唐朝越州以盛产青瓷而闻名
4 .下列有关儒、佛、道三者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始创儒学,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与发展
B.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两度灭佛
C.南朝、隋朝时期,佛教一度占据统治地位
D.道教在东汉时兴起于民间,东晋开始官方化
5 .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逐渐废弛
B.不触动官僚地主的土地占有权
C.封建国家掌握着大量荒地或无主土地
D.为了适应少数民族封建化发展的趋势
6 .下列现象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密切的是
A.传奇小说 B.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C.一条鞭法 D.民主思想的出现
7 .明代管理黑龙江流域的机构是
A.朵甘都司 B.奴儿干都司
C.乌思藏都司 D.宣政院
8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而乡僻愚民,尤剔壤挖岩,种植不已。”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武夷山一带自古以产茶而闻名
B.武夷山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茶叶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
D.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9 .19世纪70年代以前,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下列资本输出形式在当时是非法的为
A.办洋行 B.开银行
C.经营轮船公司 D.设工厂
10 .义和团的传单上说:“挑铁路,把线砍,旋又毁坏大轮船”.对这句话的认识,最确切的是
A.突出体现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B.突出体现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C.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
D.是一种具有超前性的社会意识
11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B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
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民族资本发展不充分
12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D.中共拥有相当数量的红军
13 .下列国民政府的活动不属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范畴的是
A.破坏十九路军在上海的抗战
B.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C.镇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派遣何应钦签订“何梅协定”
14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工作中心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C.军事问题和工作中心 D.军事路线和组织问题

 
15 .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民党主张:先军队国家化,再政治民主化。其实质是
A.军队国家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
B.政治民主化是军队国家化的保障
C.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
D.政治民主化是军队国家化的诱饵
16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 B.要求实现民主和科学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实现祖国统一
17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主要体现了 ①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③逐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④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发生于
A.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基本含是
A.大力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废除了“一大二公”的旧体制
D.坚持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20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促进了
①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文艺复兴的兴起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④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A. 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 .下列有关克里米亚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
B.它是英法俄在土耳其的利益冲突的结果
C.俄国战败后引发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英法战胜后又策划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2.《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使美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所取代
D.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23. 19世纪末,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对其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世界政治经济实现了一体化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确立
C.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加强
D.世界各国价值观趋于统一
24.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
A.农业领域 B.工业领域
C.流通领域 D.分配领域
25 .下列关于20世纪前半期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政治动荡与相对稳定交替 ②经济高速发展和严重破坏相接 ③民主法制与专制独裁交错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发生的事件主要有
①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 ②德国赔款问题不了了之
③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④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 .美国正式参加二战是在
A.《大西洋宪章》发表后 B.珍珠港事件后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后 D .苏德战争爆发后
28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挑战。”出现上述“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B.日本、西欧与美国进行经济竞争
C.日本、西欧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D.美国霸权地位动摇
29 .与德国相比,日本对二战中的罪行拒不承认,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战后日本天皇制度长期存在,对国民信仰有很大影响
B.美国包庇和纵容日本战犯,导致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不够彻底
C.战后日本政府领导人多为军国主义分子
D.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日本垄断资本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30 .下列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及其评价,错误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人类用电的新时代
C.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近代化学创始人
D.哈唯血液循环学说建立——现代生理学的起点

 

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纸是由中国俘虏带来散麻耳干(即今散马尔罕,属乌兹别克斯坦)的,吉雅德本萨利赫(大食的将领)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散麻耳干人主要外销的货物。它因此也调剂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和幸福。 ——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
材料二 608年,日本国王接见隋朝使节时说:“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仪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仪……冀闻大国惟新之化。”
——《隋书倭国志》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一年,摩揭陀(当时天竺境内的一个国家)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菠萝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
材料四 三秋伤望眼 ,终日哭途穷,两目终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2)材料三、四又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3)材料一、三提醒我们发展经济要注意哪些问题?(4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害(通商之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原故上在官而不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其视商人之赢绌也,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封雇商船,强令承役,只图自利,罔(不)恤民生。私曩虽充,利源已塞,此弊之上者也。至于商则愚者多,而智者寡;虚(虚浮)者多,而实者寡;分(闹分裂)者多,而合者寡;贪小利者多,而顾全大局者寡。此疆彼界,畛域(范围、界限)攸分(所分),厚己薄人,忮求(嫉恨和求全责备)无定,心不齐,力不齐。故合股份而股本亏,集公司而公司倒,此弊之在下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
材料二 中国不聪乏明才智之士,惜士大夫积习太深,不肯讲求技艺,深求格致(此处指声、光、电等自然科学),总以工商为谋利之事,初不屑与之(商人)为伍,其不贪肥者,则遇事必遏抑之,惟利是图者,必借端而削(削弱)之。于是但有困商之虐政,并无护商之良法。虽欲商务之兴,安可得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
回答:
(1)概括郑观应所指出的近代商务衰败的原因(不得摘抄原句)(4分)

 


(2)郑观应认为振兴商业需要什么?(4分)

 


(3)对郑观应的上述观点应如何评价?(4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预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把大量的机器和电动机等动力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工厂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1820——1890年,英国七十年间的生产总量增加了60倍,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产值增加13倍。一个劳动力年平均工作时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人均寿命从35岁增至79岁。
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4%升至34%和60%℅。
材料二 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也是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机器制成产品摧毁了印度的手纺车和手织机,破坏了殖民地的城乡工场手工业,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技术在印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
英国还打破了亚非国家封闭和与世隔绝,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促使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缓慢地发展,把亚非国家卷入工业化的洪流,变成世界资本主义大市场中的一部分。
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2)归纳材料二中工业革命对亚非国家的影响?(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系?(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4分,第35题13分,第36题14分,共计41分
34. 概述并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前期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6分)分析统治者能够比较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因?(6分)其影响如何?(2分)

 


35. 孙中山为什么能够重新解释三民主义?(5分)新三民主义有哪些重大发展?(3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5分)

 


36. 三国轴心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10分)我们应如何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B 2、B 3、A 4、C 5、C 6、B 7、B 8、B 9、D 10、B 11、D 12、D 13、A 14、D 15、C 16、A 17、C 18、B 19、D 20、A 21、C 22、B 23、B 24、B 25、D 26、B 27、B 28、A 29、B 30、C
二、 材料题:共34分
31.(1)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先进,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分)
(2)隋唐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外国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医术等传人中国,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4分)
(3)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努力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成就,为我所用。(2分)
32.(1)中国无人研究商务;官府不能护商,反而害商;商人目光短浅;士大夫轻视工商,缺乏能够推行护商之良法的官吏。(4分)
(2)振兴商业,一是要培养经济人才,二是政府支持。(4分)
(3)主张发展商业是进步的,但没有看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是近代商业衰败的根本原因。近代商业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4分)
33.(1)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人的生产待遇、生活质量都有了提高;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工业产值占主导地位。(3分)
(2)较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积极开展海外殖民扩张,把亚非的一些国家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它们也打破了亚非国家封闭隔绝的状态,破坏了当地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当地近代化的发展(4分)
(3)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它们必然会发动对亚非国家的侵略,这种侵略是一把双刃剑。(3分)
三、 问答题:共41分
34、⑴ 基本特征:采用军事手段——唐太宗派军大败东突厥,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立统治机构——在西突厥旧地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置黑水都督府管辖黑水靺鞨;实行册封制度——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实行和亲政策——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分)
(2)原因:唐朝维持了持久的统一和政治稳定,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发达,有许多居世界领先的成就。中原文明对周边少数民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统治者推行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首领也积极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3)影响: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文化传导边疆地区,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2分)
35、(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重新加紧了对中国的压迫,在列强的策划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七”大罢工后,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加快了同国民党的合作;孙中山在遭到多次失败后,深感国民党应当进行改组,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5分)
(2)重大发展: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节制资本;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分)
(3)主要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兴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人民群众受到了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5分)
36.(1)形成: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作用下,1929——1933年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德、日、意三国轴心正式形成,1940年三国又结成军事侵略同盟。(4分)30年代,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已展开了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二战”正式爆发,不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也相继爆发,苏、美两个大国正式参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6分)
(2)认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当时主要矛盾发展的产物,联盟代表着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为了克服人类共同的困难、战胜人类共同的敌人,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够也应该联合起来。(4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