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北师大版06年历史中考模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
最新热门    
 
06年海淀区高三上历史期末测试

时间:2009-10-18 17:50:56  来源:佚名
 

北京市海淀区2005-2006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④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势力最早侵入长江流域是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下列通商口岸,按其开放的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    )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天津 ④苏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4.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有统一的领导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下列著作的内容代表了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的是  (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新学伪经考》
6.中国近代史上,政治近代化的系统主张最早出现于  (    )
 A.新思潮萌发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7.下列属于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企业是  (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湖北织布局
8.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都曾英勇抵抗的清军将领是  (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左宝贵 D.聂士成
9.依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最早出现于  (    )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武汉
10.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这是因为它  (    )
 A.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C.从理论上解决了政权的政体问题 D.体现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11.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黄兴参与领导的有 (    )
 A.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 B.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 D.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
12.下列关于武昌起义的影响,正确的是   (    )
 ①起义成功使湖北军政府控制了武汉三镇②各省纷纷响应造成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③帝国主义国家立即调集军队进行干涉  ④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主要是反对  (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袁世凯称帝 D.南京临时政府
14.袁世凯指使部下收买凶手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    )
 A.阻止宋教仁出任国务总理 B.防止宋教仁同自己竞选总统
 C.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 D.防止国民党在南方起兵反袁
1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
 ①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 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④发展较快的部门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对右图所示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陈独秀创刊于北京
 B.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C.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D.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欢迎
18.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主科学思潮
 C.共产党的诞生  D.国民革命运动
19.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是   (    )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省港罢工与二七罢工相比,不同的是(    )
 A.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
 C.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
 D.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21.对右图中出现的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次大战有利于日本、美国在远东的扩张
 B.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高于美国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D.导致日本和美国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突出
22.北伐战争中,北伐军在江浙地区消灭了哪个军阀的势力  (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明
2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得以继续前进的条件有  (    )
 ①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②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③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④共产党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通过土地革命,根据地的广大贫雇农获得的经济利益是  (    )
 A.农民在经济上翻身,获得了土地 B.减租减息,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C.建立互助组,发展生产 D.建立了农会和农民武装
2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诗词》)这首词的内容反映的是   (    )
 A.南昌起义 B.湘南暴动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6.抗日救亡运动中,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组织向国民政府提出的要求是   (    )
 A.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B.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保障人民抗日的民主权利 D.承认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27.蒋介石在1933年说:“我们要以专心一致剿匪,要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为革命立根深蒂固之基础,皆不能不消灭这个心腹之患……奢言抗日……那就是投机取巧……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未倒置,先后倒置。”他的意图是   (    )
 A.要专心一致进行国家建设 B.肃清国内各派军阀势力
 C.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 D.对日妥协,对内“围剿”红军
28.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在  (    )
 A.凇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武汉会战中
29.抗战相持阶段中,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    )
 A.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 B.汪精卫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C.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D.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略方针的转变
30.日本侵力量者为了肃清华北沦陷区的抗日力量,采取的反动措施是 (    )
 A.提出近卫三原则  B.发动豫湘桂战役
 C.发动枣阳宜昌战役 D.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31.在抗战相持阶段为国捐躯,被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的国民党将领是 (    )
 A.张自忠 B.谢晋元 C.李宗仁 D.佟麟阁
3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说明了  (    )
 A.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B.民主联合政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
 D.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33.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展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
 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34.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的北平和谈其历史条件的相似之处是 (    )
 ①民主党派在谈判中起了关键作用 ②国民党利用和谈加紧备战
 ③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而参加谈判 ④国民党军事优势已经丧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5.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反对官僚主义成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下列运动,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目标的有  (    )
 ①三反运动 ②五反运动 ③整风运动 ④镇压反革命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政治运动连续不断。下面对反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反右派斗争使国家的建设事业蒙受损失
 B.“反右倾”斗争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
 C.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D.“反右倾”斗争错误批判了彭德怀
37.“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二月抗争”和“四五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
 A.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痛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
 C.两次斗争都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D.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38.下列对外关系的政策和实践,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是 (    )
 A.中美正在谋求改善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继续实行“一边倒”政策 D.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39.下列各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
 A.修建康藏、青藏公路 B.修建了兰新铁路
 C.进行主改革或土地改革 D.选派了孔繁森等干部援藏
40.宣布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的方针最早出现于 (    )
 A.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的谈话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41题22分,42题20分,43题6分,44题6分,45题6分,共60分)
41.近代史上,日本不断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回答以下问题:
   (1)明治维新后,日本统治集团提出“失之于欧美,补偿于邻国”的方针,加紧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史实,概述日本在对华侵略上是如何体现这一方针的。(5分)

 

 


   (2)结合《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分别说明日本是如何对图中所示A、B、C区域进行侵略的。(4分)面对日本的侵
略,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英勇的斗争?
(4分)

 

 

   (3)阅读以下材料:
 1945年8月14日晚,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签署接受美、英、中、苏四国《波茨坦公告》的“终战诏书”。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服膺者。往年,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且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耐其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计耳。”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日本关于发动战争目的的谬论。日本统治者又是如何粉饰其战败原因的?(5分)结合有关史实批判“终战诏书”中的谬论。(4分)

 

 

 

42.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
(万吨) 棉花总产量
(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交农业税
(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369 103.1 8.7 49 21.69
1952 16390 130.4 14.1 26.5 27.03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6分)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  1958 —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7分)

 

 

 


   (3)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改革如何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5分)

 

 

4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的思想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下是顽固派反对洋务运动的言论:
 “夫四民(土、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胥(皆)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依据材料概述顽固派反对洋务派活动的理由。以上议论反映了什么思想倾向?(6分)

 

 


44.1915年,中国近代化历程进一步发展,新旧势力发生激烈冲突。
 简要说明1915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6分)

 

 

45.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物价连年暴涨。图片所示是1948年底上海银行的挤兑风潮。
分析建国前导致物价十多年来持续暴涨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D  2.A  3.B  4.D  5.A  6.C  7.B  8.D  9.B  10.C
11.B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A  19.D  20.C
21.B  22.B  23.D  24.A  25.C  26.C  27.D  28.C  29.C  30.D
31.A  32.A  33.B  34.C  35.B  36.B  37.D  38.A  39.D  40.A
二、非选择题:(41题22分,42题18分,43题6分,44题6分,45题6分,共60分。)
41.(1)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2分)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一战期间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分)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2分)1933年侵占热河;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2分)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抗日联军,抵抗日本侵略;(2分)1933年,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2分)
(3)日本统治者认为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日本的生存和安全,把东亚各国从西方国家统治下解放出来,不是侵犯他国的领土和主权。(3分)
日本宣布“终战”的原因是为防止日本民族的灭亡和对人类文明的破坏。(2分)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对亚洲各国的殖民统治,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空前。
日本法西斯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的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失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的。(4分)(本问答案可适当开放,但应点明“终战诏书”有什么谬论,用史实说明它是谬论,言之成理即可。)
42.(1)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2分)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1分)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1分)
 影响:农业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2分)
   (2)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1分)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2分)
 1960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1分)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分)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1分)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分)
   (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分)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改革。(1分)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分),农业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为促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2分)
43.理由:引进机器会造成失业,不利于社会安定;(2分)学习外国的科学知识,不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和正统思想。(如学生回答“会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亦可得分)(2分)反映顽固派固步自封,盲目排外的倾向。(2分)(学生回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4.经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分)
 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护国运动。(2分)
 文化: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思想反对尊孔复古思想。(2分)
45.长期的战乱,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6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