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我的西部教育实践日记
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史研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主题
新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学法
最新热门    
 
教育部课改十年征文选:图片探究

时间:2009-10-18 17:10:53  来源:刘彬花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课改十年——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征文选登

 

 

“谁会安葬戊戌六君子?”

——由图片展开的思考

刘彬花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一、问题的由来

历史课上,与学生一起学习岳麓版选修一的戊戌变法,谈到戊戌政变,提到戊戌六君子被行刑,引用《北京菜市口刑场》图片,当学生看到图片中身首分离的悲惨场景时,有前排的女生不禁“哎呀”了一声,而且情不自禁问道:“老师,这些人就一直这样躺在这里吗?”此问一出,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热切地盯着我,看来对此话题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六君子最后的归宿。是啊,学生这一问,我也在思考:谁会安葬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到底身归何处?时值下课,我对学生们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我们可以进行课下讨论。”

老实说,对这一问题我自己也是不甚了解。惭愧之余,我开始寻思学生这一问题是否有价值。我想起了夏辉辉老师的《从“站起来”案例看教学设计》中的一段话:“教学的出发点与终点都应该是学生,既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教师本人。我们一厢情愿地设计问题,实际在学生那里的反应是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设计的问题并不吻合。学习的发生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才是真实而可靠的。在新课程中所谈到的三维目标强调要有行动主语、行为动词和学习程度的描述,这些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发生的主体。”尽管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我不曾设计问题,但现在发生在课堂上的这一幕,不就是学生身上真实可靠的“学习的发生”吗?想到此,我有了一些感悟。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的要求,而学生的疑问不正是“善待生命”这一情感的自发表现吗?他们的这一疑问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理念吗?由此,我不再怀疑而是充分肯定了学生问题的价值。一来这是学生已然发生了的自主学习;二来可以通过这一话题的对话,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命运的终极关怀,利于其现代公民素质的养成。接下来我所做的是:我该如何用这一话题展开对话,以使其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呢?

课程标准要求历史学习要注重探究参与,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于是,我决定以“谁会安葬戊戌六君子”为话题和学生进行一次课堂小探究,而不是先前的课下讨论。

二、我的作为

在进行讨论之前,我为这个话题做了相关准备,设置问题,遴选资料。同时在自习课上提醒学生,要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以求结论更接近客观。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仍然展示了那张令人悲悯的图片,并且回扣上节课,这样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很想知道戊戌六君子的死后归宿,那么,请大家说一说谁制造了这一悲惨的事件?”

学生们齐声说:“清政府。”

我接着问:“制造惨案的清政府会安葬他们吗?”

“不会。”

“为什么?”

有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维新人士的行为和主张触犯了当时清政府顽固派的利益,作为主张行刑的策划者,他们不会关心犯人的后事。”

我又问:“如果清政府不安葬他们,那谁会为他们殓尸入棺呢?”学生们想了想,有的说是“亲人”,有的说是“维新人士”。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说“亲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维新人士”说得过去吗?我提醒同学们,从历史环境来考虑,那个时候的维新人士正在遭受怎样的待遇?同学们思考之后说,正被通缉,或者正在逃亡,还有的被送上刑场。“那么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维新人士有可能去安葬他们吗?”问及这里,学生不仅有了情感迁移,而且展开了想像力的翅膀。

接下来,我把民国学者姜泣群《朝野新谭》中一段非常形象生动的文字资料发给学生们,和他们一起解读这段文字,找寻答案。其云:

“六人中惟杨锐、刘光第临刑之处,有席一领,红毡一条,死后均由林联生太守为之成殓。先是杨深秀以丧兄故,早拟请假出都,以其子得拔贡留京,俟其朝考。迨其子朝考不用,适归拜赞新政之命,不及出京,遽罹于难。被刑后其子抱尸号啕,满地打滚。刘光第杀后,其夫人及其一女,立时欲以身殉,遇救得不死。后由同乡僚友凑集千金,归其丧。菜市口距广东会馆最近,康广仁死后,粤人竟莫敢过问。谭嗣同、林旭殓俱迟,林以凑款千金布置一切,久之始得。谭则以家人欲为觅上等棺木也,谭至死不瞑目。李铁船京卿慰之曰:“复生头上有天罢了。”五人遗柩同停于三官庙,惟杨深秀借民房三日。士大夫多作诗词挽联以哀之。谭嗣同殓后棺上独加大红棺罩,并有穿孝家人为之应客。六人中惟林旭在监中曾索纸笔作字,所书亦非诗词。六人于十三被杀,十四早始降谕,暴其罪状。”

民国时期的文言文相对来讲比较好理解,学生看过之后基本都能解读出安葬六君子的,有的是亲人,有的是同乡,有的是那个时期的正义之士。

此时,学生们的表情是复杂的、凝重的。或许这个时候,他们耳边响起的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诗句;或许他们体会到了六君子后事的凄惨悲凉;或许也想到了他们今天所享受到的幸福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付出……趁热打铁,我以“由六君子之死想到的”为题,给学生布置了课后的学习任务,要求写出自己真实所想,字数不限。

三、思想的火花

从学生交上的作业来看,讨论课的价值好像已蕴含其中。学生们的观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同学的表述中,现列举如下:

徐笑笑同学洋洋洒洒书写两页,一气呵成,感言如下:看后第一感觉是悲壮,临刑前谭嗣同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好一个慷慨志士!第二感觉是凄惨,志士们死后,许久不得安葬,暴尸街头。看到刑场边上漠然的看客。哎,真为他们悲哀!六君子的死,究竟意义何在?它告诉后人不该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不该进行得如此之急,不该事先没做好给群众“洗脑”的准备,不该……或许,失败从开始就注定,但不管怎样,他们那种热爱祖国、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宝贵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没机会去他们坟前扫墓,就敬个礼吧,缅怀为变法舍身的戊戌六君子!

黄丙坤:他们是改革的牺牲品,他们的死告诉我们,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王许煊:变法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番风顺,六君子在遭到失败后没有继续寻找他路,而是献身。精神值得肯定,但这样的做法值得吗?

徐嘉役:六人被杀后才“暴其罪状”,这是不是封建势力中对新兴的维新人士的惧怕呢?这也充分说明封建统治者不再如之前那样强大了。

胡栋:中国向来不缺有识之士,但大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什么呢,难道不是统治者的问题?如果不是清政府无用,问天下强国,或未知焉。

曲晓宁:六君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他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努力变法,如同在一块没有营养的土地上播种,是不会有结果的。面对着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民众,六君子决定用生命唤醒人们,但从他们死后入葬的情景看,现实是让人失望的,我个人认为他们是可悲的。

学生们从情感角度、价值观取向等不同方面的表达,闪烁着他们宝贵的思想火花。虽然他们的观点或有偏颇之处,但对六君子的悲悯之情已跃然纸上,尤其徐笑笑同学对英灵们的缅怀使人感叹。对六君子之死的讨论,引发出学生们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并由此升华为对仁人志士的景仰,是否可以说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

四、几点思考

教学事例说到这里,好像应该画个句号了,然而课堂外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反思这次探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有了如下的思考:

思考一,要有充分的准备。探究的话题若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在充分提供大量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交由学生讨论,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探究精神。所谓“孤证不立”,意即没有相当真实的资料,所讨论的历史问题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所以要广泛的获取资料,强化史证意识。而我仅仅给学生提供一段野史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事情的原委,就有孤陋之嫌。由此去组织讨论,怎可体现历史教学的“论从史出”呢?

思考二,要做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感而生疑发问,这是非常积极的学习动机。讨论展开之前,应该给学生做细致、全面的指导,避免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产生茫然之感。比如,从何途径准备材料,准备什么类型的材料,如何区分材料的真伪,如何阅读材料,这都需要给学生指明。

思考三,要提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兴趣是获得知识的最大动力,而有效的设问是引发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问题引不起大家的兴趣,那所谓的探究也就有了空架子的危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就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药引子”。同时,创设良好的民主氛围,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思考四,要有及时的教育行为跟进。发言准备、集体讨论、课后作业、课堂点评这几个环节,老师应该尽心尽力地了解掌握并给予指导。尤其课堂点评,这是讨论最终出结论的环节。“底下千根线,上面一根针”,学生的观点、见解不会十分准确,老师最终的总结可以及时澄清偏颇的认识,以确保各种观点不背离教育主旨。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尤其从讨论准备与组织存在的不足,我深深感到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曾有的认知的确急需更新和加强了。“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们对讨论表现出的非同寻常的热情与关注激励了我,这促使我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思考。课堂是点燃学生思想火种的地方,老师就是要作“火把”,将学生思想的“火种”燃烧得更旺一些!莫要说“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却能改变我的课堂”,而要说“课堂就是世界,改变课堂就是改变世界”。是啊,即使改变课堂的能力有限,但只要能做改变,为什么不去做呢?我庆幸,我已走在新课程这条路上。(作者地址/山东莱州市第十三中学,261400)

 

——————————————



教育部《课改十年-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全国征文评选的通知

 


官方网址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http://www.ncct.gov.cn/jydt/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

 

官方网址2:新思考网

http://blog.cersp.com/index/1299211.jspx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901/10698.html

 

 

官方网址3:中国教师研修网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channel/blog/act/8818.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