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杨国:历史金考卷经典原
德国:美茵兹中学开展二
德国:历史教育教学生反
英国:学生二战历史知识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
最新热门    
 
朱汉国:专题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时间:2009-10-18 17:11:57  来源:朱汉国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第4期

 

 

从历史课程的特点看

专题史教学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朱汉国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即是以专题史的方式呈现。在专题史教学实践中,要不要整合教学内容,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专题史教学中适量地整合教学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其必要性,是历史课程的特点所赋予的。

就学理而言,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较其他课程至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教学内容逻辑的时序性,即是说历史课程必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呈现。二是教学内容逻辑的整体性,即是说历史课程必须全景式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这种整体性的反映,既是指历史的时空(时间上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空间上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历史),也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三是教学内容量的适当性,即是说历史课程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初中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大学历史课程,由于学习对象不同,其学习内容应有所区别。即使同一学段,如高中阶段,不同年级的历史课程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事实上,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构建中,要能全面地反映上述特点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在研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时曾提出了三种课程方案,都力图最大限度地反映上述特点。方案一: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个时段分设三个学习模块。方案二: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部分分设三个学习模块;方案三:按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思想三个领域分设三个模块。结果发现,任何一种课程方案都各有其优劣利弊。

权衡各种利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这种方案有其优势和长处。第一,它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第二,它反映了历史的整体性。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基本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第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但这一方案,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一,它虽力图体现历史的时序性,但各专题内容间时间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够。其二,它虽力图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但各专题内容间的逻辑排列基本上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实际上这种排列并不利于从世界的视野来观测中国问题。其三,它虽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但又出现了新的重复现象。如同一个历史事件、同一个历史人物会重复出现在三个模块中。

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上述特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适当的整合教学内容是必要的。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和长处,弥补其不足之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