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张逸红:以乡土史教学为
陈立红:中国要欢迎强盗
张红:新课程改革下口述
张逸红:提倡乡土关怀,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陈红:关于日本“南京大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刘永红:优秀教学设计之
最新热门    
 
南向红: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实现

时间:2009-10-18 17:12:34  来源:南向红
 

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实现
 
南向红   

西安中学校园网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9/48415/index.shtml

 
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是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凸现出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①但是由于新课程处于改革实践当中,缺乏经验,加之教师个人素质和长期的思维定势与习惯,在操作上有难度;另一方面,更因为升学机制的压力及考试改革的滞后、社会价值取向等都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羁绊,使其难以落到实处。为此,本文作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提出策略及操作性强的方法,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关注五大焦点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饱含生活气息;渗透人文精神,赋予社会责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为本,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是历史教学观的出发点。要让历史课堂发出人性化的魅力,人的关怀,人的生命意识。就要从单纯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历史就是现实就是生活,就在他们身边,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人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始终坚持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其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

    2.关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奠定基础。

    历史不是也不应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历史的分析应是全面的,以便让后来者充分汲取经验教训。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借助于头脑贮存,并没有融为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为知识所支配,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维固化的过程,只有渗透批判精神,才不会有空洞的说教。学生才会更多地去思索问题才会没有抵触不会反感,才会积极地思考人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也就学会了生存。

    3.关注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全球视野,从而增强学生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强烈的使命感,是历史教学观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以及未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通道,并通过这个通道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感悟社会的发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激发起处于青春时代的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的萌动,这是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当学生们产生了历史的使命感的时候,便自然地把自己当前的学习、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与时代与人类相联系,这种联系是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拥有这种动力的学生,学习热情是持久的,心态是平衡的,人格是健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体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4.关注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从而搭建人际交往和社会化的舞台。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我”与“你”的关系,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人际关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彼此信任,共同合作。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5.关注生命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是对生命的否定、无望、漠视和生命状态的沉沦。可以说,生命情感是人文精神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美好高尚情感建立的基本因素。完整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应宏扬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接近历史上那些挚爱、智慧的心灵,那些浸润着苦难的文字;用优秀的文化精神去点燃学生的生命情感,这比单纯教会学生某些历史知识、技能,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不仅如此,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本文作者认为渗透、挖掘、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是: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长期的教学经验中作者积累了一种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模式即:情境-感悟-探究式教学模式。

 

 

    第一步  创设情境:积极创设情境,拓宽历史教育空间,通过创设适宜的历史活动情景,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以思维空间与时间,但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置的教案的框架里,从而激发学生追求问题解决的心向和思维的积极性,造成认知冲突,以求学生最佳“悱愤”态势。

    第二步  感悟体验:教师在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后,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第三步  自主探究: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该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使他们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组装”,成为新的知识、技能、方法,甚至产生新的观念和发现。因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所谓探究,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的互动式教学,使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能力并最终获得人文精神。

    情境-体验-探索的过程是三环递进,循环往复、共振互动的过程。它打破了过去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不再是单一固定有序的过程。是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愉快的学习过程;改变了灌输式和填鸭式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自我,施展才华,体验学习成果,学生必定爱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
而在情境-感悟-探究教学模式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

    即展示人性中最基本最感人的真实的历史,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冲击,老师要把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提供给学生,尽量使用第一手原始资料,因为真实的历史是最有生命力的,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比如:讲到赵一曼,可以展示她给不满一岁的儿子留下的遗书。
 
    这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母亲及其矛盾的感情色彩,母亲为了理想舍弃了亲情。学生就是孩子,都有母亲,这样的处理是它们最容易接受,从而知道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触动性

    就是将学生置于人性与理性的矛盾当中去体验,形成对人性尊严的追求和对生命灵感的触发、感动。

    再比如讲到黄花岗72烈士时,让学生读一读林觉民闪烁着人性中最美好光芒的《与妻书》,正因为真情毕露,豪气冲天,才如此感人。他们都是那样年轻,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文弱的书生,只凭着一腔热血,却表现出如此的大勇,他们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学生或华侨,却有着如此执著的理想主义情怀,能够如此无畏地面对死亡,这才是中华民族希望之所在,是这些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如今英烈的音容笑貌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风尘中,但当我们重读那些用鲜血写下的绝命书时,他们鲜活的生命仿佛就在眼前——从而揭示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教我们学会勇敢,懂得谦卑,在通往人类自由、幸福的路上继续跋涉、前行。相信学完这课,学生们一生不会忘记那种精神。

    3.现实性

    现实性就是让历史与现实相辉映,引导学生从历史之中迁移认识现实。历史思维是一种从全方位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思维,它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整体思维,既不能脱离历史,也不能脱离现实。“历史思维能力不完全是针对过去历史的。它还用历史的观点反映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并从特定联系的体系中考察他们的发生和发展。”②

比如:当讲到戊戌变法时我侧重讲了“戊戌六君子”就义时,杨深秀49岁,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谭嗣同33岁,康广仁31岁,来自福建侯官的“才子”林旭,年仅24岁。一代风流倜傥的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临大节而不辱。他们手无寸铁,甚至可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有的是满腔热血,一片丹心,甘愿为国家民族捐躯洒血,冒死不辞。他们真是将自己的人生的极致,义无反顾地涌入了历史的大波。至今思之,令人无限感慨,唏嘘不已。

    通过这样的材料学生不但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与人格魅力;而且联系历史知道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改革不易,如商鞅被车裂,王安石被罢相,吴起被乱箭射死,戊戌六君子喋血京城。从而引起思索,21世纪的今天,我们能为正在实行的的改革开放做点什么?一切都在不言中,润物细无声。最后至少,让我们记住“商鞅、王安石、六君子、邓小平”等一大批先驱的名字及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勇气。
   

    4.思辨性

    “思辨”就意味着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历史不是一个平面,他是一个多棱体,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没有个人成见的介入,历史就是一堆死的材料。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历史材料不但要具有多元性,而且不要囿于教材,用灌输的道德教育,或者大而空的结论造成了对个体生命的僭越,尽可能的少下结论,由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到的历史。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历史有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观点的交互碰撞中获得顿悟,思维得到解放,智慧得以升华。从而使学生从历史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生命质量也得以真正的提升。

    比如:如何看待屈原之死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指出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伟大的,将会流传千古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屈原的看法。在讨论中,出乎教师意料的是学生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大多数学生赞同教师说的屈原的死是爱国的,认为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有的同学还引用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名言,认为屈原的死比泰山还重。而有的同学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斗争?”也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屈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因为当楚国灭亡时,他作为一个楚国人,应该勇敢地站起来积极组织反抗斗争才是,而屈原却自杀了。他这是为了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这一席话,让在座的人皆惊,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的和惟一的”答案,而是要求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用具体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时还应特别注意:一是师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并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关系。因此,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时,不但要把自己也列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中,而且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二是每一位老师须知: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教材只是体现一种教育思想的工具,只是教授某种教学内容的例子。所以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更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它是学习的向导,是开阔视野的镜子。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一节课,老师要带着思想去教,教有思想的内容。这样的一节课是要超越教材的,必然是循序性的少而生成性的多。这样的一节课虽然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全面。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却能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涵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获得深刻的经验,特别是从中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与感悟,并最终“学会思想”。

    同时,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法的变化、板书的新颖别致、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都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唤起他们的有效注意,产生学习兴趣。故而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新课程下,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②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白月桥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3—34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