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陈立红:中国要欢迎强盗
张红:新课程改革下口述
南向红:历史课堂情感态
张逸红:提倡乡土关怀,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陈红:关于日本“南京大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刘永红:优秀教学设计之
最新热门    
 
张逸红:以乡土史教学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时间:2009-10-18 17:19:55  来源:张逸红
 

       以乡土史教学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张逸红

    彻底抛弃应试教育“课堂中心,分数唯一”和“智育中心,内容单一”的做法,切实开展多渠道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了极具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强的乡土史,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载体。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办法。
  
    以人教社版初中教材第二册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为例,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可以发挥以下几点优势。
  
    1、教学内容——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选择这一课来发掘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是考虑到该课的两个特点。其一,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发明完成于这一时期,北宋科学家沈括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成熟阶段,在北京地区留下许多宋元时期的建筑古迹……。这些宏伟的科学业绩,置于十至十三世纪的生产力的科技水平之中,再与同时代的欧美世界相比,更可以想见中国当时的光辉地位和为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其二,北京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文物古迹中载负的信息比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真实。众多对外开放的博物馆、遗迹遗址,能引导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认识历史,帮助他们将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这恰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学环境——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基于开放意识,适应社会的开放式教育,由单一课堂集体授课形式为主转向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强调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就历史教学而言,要充分利用北京古迹多、博物馆多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机走出课堂。这样做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提前两星期或一个月,围绕该课内容列出几处地方,如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古观象台、郭守敬纪念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白云观、白塔寺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择一处就近参观。其次,为方便参观,告诉学生具体地址、乘车路线、联系电话以及开放时间。第三,紧扣本课的教学任务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一系列启发思维的问题,以明确参观目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要求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做参观记录。
  
    经过课前的充分准备,特别是有自己亲身参观的感受和记录,课堂气氛活跃,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观察是否仔细、例举的理由是否充分、分析是否精辟,是教师对学生参观效果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学习情绪。
  
    3、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指通过全面和谐的教育形式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各种素质及相关的结构和功能。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历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 思想道德教育
  
    各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影响有显在的和潜在的,前者如成绩、兴趣等,后者如品格、情感等,而后者的影响更是深层次的和深远的。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突出表现在爱家乡、爱祖国、尊重本国的语言、历史、传统文化和“自强不息”、“崇德重义”、“以天下为己任”等优秀文化精髓。而良好的人格不同于科学文化知识,一但错过时机很难重新学习。
  
    历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教学来实现。史实与学生联系越紧密,距离越近,则教学效果越明显。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再没有比元朝的郭守敬离北京学生更近了,因为他的纪念馆就修建在北京的积水潭,即今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60号。郭守敬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他以科学技术造福社会民生的高尚品德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郭守敬纪念馆,让他们在参观中提高认识:郭守敬主持修建大都(今北京)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之间的通惠河,使运粮漕船可以驶入大都的积水潭。然而完成这样一项复杂的工程并非易事,20岁就成功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的郭守敬竟然两次失败。但他未曾灰心,一心要解决水源这一关键问题。详细勘察之后,他发现北京昌平凤凰山的白浮泉,水清量大。刚解决了水源问题,引水路线这一新问题又摆在了郭守敬的面前,因为白浮泉水高出大都的度数有限,稍有疏忽,便会前功尽弃。为此,郭守敬精心设计了路线,既保障了白浮泉水汇合西山的许多小泉水,又避开了沙河、清河等河谷低地,进入大都,终于克服了难以逾越的各种难关。看到今天的京密引水渠,让人惊叹的是700年前郭守敬引白浮泉进京的路线与之大致相同。通惠河对北京城的影响之大,以致后人感慨“北京城是通过运河漂来的。”为纪念他的这一壮举,京城人们在通惠河的终点积水潭修建他的纪念馆,以示永久的怀念。
  
    命令的道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所说的“见贤而思齐,见不肖而自省。”正是这一道理。
  
    3.2 科学文化素质
  
    历史教学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背景,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其本身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建筑、艺术、宗教等基本知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古观象台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等,充分展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通过参观,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帮助他们真正懂得人类认识本身的可变性和无限发展的特点。
  
    基于这点认识,学习郭守敬这位科学家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他的成就。如举其历法成就来说,他编定了我国古代最精确、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跟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但现行公历比它晚了300年,还应进一步了解他是如何编定出这样精确的历法的。因为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而教会学生创造的最基本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亲眼看一看前人是如何创造的。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参观郭守敬纪念馆,从中寻找出答案:元朝的统一和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郭守敬编制历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确立造仪器——观测——编历的工作程序。他首先创造和改进了近20种天文仪器,其次主持了南到南海(今西沙群岛),北达北海(今西伯利亚)的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密的计算,最终编成了《授时历》。这样引导学生有真实的历史感受,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并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素质教育不是专门化的定向教育,其终结“产品”不是专门人才,而是为成才打下一定基础。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一门课程,并非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活图书馆,而是要教学生参与使建立知识成为可能的过程,也就是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记忆事实。
  
    4、教学方法——启发内化转化
  
    历史教学是一个“文化遗产”的内化过程。内化是指那些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他们需要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手去触摸各种各样的东西,亲身体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美育是一种认识活动的结果”。而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去体验,但从没放弃过教师的引导。
  
    为了使学生思有所悟、答有所本,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素材,并进行多方铺垫。本课插图较多,为了突出重点,我只选择了学生熟悉但又容易忽略的卢沟桥。事先收集一些相关图片,配合书上的插图进行引导:“同学们都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点认识上。卢沟桥雄跨永定河,当时的永定河自河北怀来以下,经过高山峡谷,水流湍急。为了方便交通,卢沟桥于1189年兴建,历时三年完成。它长266.5米,宽7.5米。我们来看看桥墩的设计,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结论一:桥墩成船形,减少洪水对桥的冲力。教师接着问:“桥墩上有什么特殊部件?它的作用是什么?”经过思考,学生得出结论二:船形的桥墩尖头处安有一根三角铁柱,滚滚而来的河水在此被分散成一股股急流,顺从地流入洞。教师再略加补充:“这叫分水尖,铁柱边长26厘米,因为起到分流河水和防止河冰春化时冰凌撞击的重要作用,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斩龙剑’。800多年来,历经风雨沧桑,卢沟桥仍屹立于永定河上,显示了高超的造桥艺术。卢沟桥的艺术价值也足令后人叹为观止:点缀在大桥望柱以及桥头上下多至485只千姿百态的大小石狮,令行人赞赏不已。大桥西头左右两排栏板望柱的最后一对,被形体肥硕的两只石象各自用头部牢牢固定下来的那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又似乎在幽默地告诉行人,当初营建这座大桥的工匠们,是以何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心情来完成他们的工作的。至于这一带的自然风光,流传下来的“卢沟晓月”这一美景,至今还会引起人们“送人几度出京华”的遐想。最后再思考一个问题:它修建于哪个朝代?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卢沟桥修建于金朝,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始于金朝。金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重要王朝。因此卢沟桥体现了金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国古代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正是这种民族融合和交往,才汇成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1937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作为民族不屈的见证,唤起了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决心,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如今它又注视着我们把改革开放的北京和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层层引导,学生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并锻炼思维能力,增强判断力、理解力。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亦可创法。迎接新世纪挑战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刻不容缓的综合性社会工程。以上所述,是我们从自身做起的一点尝试。因为只有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努力从自身做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变成所有教师的教育意识和行为,从而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