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张逸红:以乡土史教学为
陈立红:中国要欢迎强盗
张红:新课程改革下口述
南向红:历史课堂情感态
张逸红:提倡乡土关怀,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陈红:关于日本“南京大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刘永红:优秀教学设计之
最新热门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为“神”,在“形散而神不散”中达成三维目标

时间:2009-10-18 17:55:09  来源:刘永红
 

以“内容标准”为“神”

在“形散神不散”中达成三维目标  

刘永红

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中学   

高一新教材以模块的方式构建,内容恢弘,主线清晰,打破了旧教材的时间、地域界限,但也删去了不少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压缩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知识显得不连贯,前因后果不清楚,学生脑子里充满了“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新课程认为教材只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只是教学的载体,主张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构建者转变,教师由“讲教材”到向“用教材”转变,做一个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教材内容的简约和叙述的贫乏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为教师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框架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提供了一个舞台。

新课程存在一标多本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应以《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神”,以实现三维目标为终极目标,把握“内容标准”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深挖其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神”统摄下去搜集材料,筛选材料,串联材料,组成知识链,激活、重组、变化和升华课本知识,再依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本校资源预设教学过程与方法,实施教学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阅读相应的历史课程“内容标准”,领会其精神,然后通读,吃透,把握教材,认真揣摩每一节课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再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选择材料,统领材料,高屋建瓴。只有当教师能用渊博的知识去参透人世真谛,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幻莫测的世界形势,从中得到理论的认识与感悟时,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但只论理论深度,易陷于空洞说教。只有将历史理论渗透于丰富、生动、翔实的历史事实的叙述中,展现昨天,发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营建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是一种权威的文本,而是一种引起学习的文本,教科书不等于教材,一切用于教学的有效材料都是教材。历史资料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高中学生的视野比初中学生开阔,更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所以我们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社会和世界大事,从网上或书上收集有效资料,如文字、图像、数据、音乐等,给学生再现一个鲜活的历史场景,拉近古今距离,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但史海茫茫,如果没有以“内容标准”为“神”,组材时就显得无的放矢,形同流水帐。

 

 

我曾听过高一级一节新课,是一位刚毕业的老师上的,课题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该教师用电脑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历史图片,并配简要的解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克服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习不投入的现象。作为文化的一种视觉文本,历史图片与图画能很好地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展拓、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但课后又隐约给人一种一哄而散的感觉,学生学到的知识有些支离破碎,东一点西一点,没有一种强烈的整体观和目标性,“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成得不是很到位。问题出在哪呢?在于出示的图片随意性较大。该教师在备课时忽视对“内容标准”的参透与把握,没能运用“内容标准”为“神”来统摄这些凌乱的图片资料,使图片的选取、编排显得严谨、科学,从而给学生以某种启迪。

教师预先备课,找好资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新课程的模块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树立起整体教学设计观,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就某一个知识点就事论事,而要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考虑到整体三维目标的需要,做到每一节课形成一支主题,它隶属于每一单元的分主题,每一单元的分主题又隶属于全书的总主题,层层递进,始终以“内容标准”为“神”,形随“神”走。

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最终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教育界著名学者叶澜教授主张:“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识体来看待”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原则,去开发新课程,上好新课程,锻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能力形成于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适宜他们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材料(课本或课外资料),给学生营造探索机会,让学生“疑”由心生,产生对学习、探索的浓厚兴趣。虽说“教无定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做法我认为有待商榷。

公开课:《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该课内容多而繁杂,不容易上。但该教师能很好地把课本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步步设问,逐层展开教学,整节课显得一气呵成,教师由始至终都注意用“问题”来传达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思,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愉悦。但课后让人觉得一节课都是教师在“教”,在“导”,学生自主地“学”的过程被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放过了不少可随机生成的教育火花,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如没有留足够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缺少一种让学生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

历史是人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主观历史,所以我们学习历史,需要用心用情感去体会,去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才会如诗,如画,如歌,如泣,发人深思。另外,没有留足够多的时间给学生发问。从导入新课起,老师一直处于主角地位,学生是配角,没有真正用一种开放的和可探讨的观点来对待教材,让学生主动进入思考 -—生疑—讨论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智慧和认识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注重在活动中的学习。该课教师教学目标明确,“神”凝了,但没有适度的“形散”,上不出历史课作为人文学科应有的思想体验与飞扬。

 

 

新课程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潜能。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互动的,渗透式的,让学生在教与学之间有所感悟,产生心灵震动,从内到外发生变化,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是既有老师的问与教,又有学生的疑和学,师生双方的主观思维共同作用于教材,师生之间思想互相交流,产生碰撞并擦出火花的过程。人文学科不像自然科学,结论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和齐一性,其本身的观点和结论是相对开放的。我们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主要意义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但俗话说“物极必反”,火候把握不好,又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公开课:《辛亥革命》,从开题,讲课,到出题,解题,全在两名学生的主持下进行,间中她们无法向同学们解析清楚题目时才请老师出面解答,教师前后开声的时间只有 10分钟左右。我们听课者一致认为该教师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不再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我也觉得这种自主性有一定局限,因为它只体现在两名学生或少数学生身上,而不是全体学生。同时教师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导”的作用,45分钟的课,学生都是在学习课本知识,理解课本知识,巩固课本知识,一直围着课本的基础知识转,教师却没能适当地串讲精讲(我认为这一过程应有20分钟左右才合理),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关注民族、国家命运,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动情、动心,达到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该课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功能。

我认为历史教科书不像政治读本那么直白,其思想教育因素是蕴涵于课本之间,需要教师备课时去发掘,去领悟,并将其精神带到课堂上,渗透到学生心中。没有了教师的“导”,没有了以“内容标准”为“神”的课堂,只让学生肆意发挥,学生的个性虽然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形散了”,“神也散了”,譬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看来,放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放开,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不容易。

我认为在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的同时,教育的指导是必要的,因为从纵向看,教育者要不断开发学生的自主性,指导他们学会独立判断是非,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横向看,教育者必须让学生的理性和感性协调发展,为将来能进一步发展打下根基。我们主张那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不等于就摒弃必要的接受式学习。

以“内容标准”为“神”开发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呈现出一定主题,展示教师的积极情感,正确价值观,带着教师对生活的体悟,对社会,对世界的睿智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达到如雅斯贝尔斯说的:“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境界。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内容庞大,而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严密的知识体系,以跳跃式、大跨度的方式,挑选对中学生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整编,显得少而精,给我们教师很大的发挥、回旋空间。但如果我们涉猎不广,知识贫乏,眼界有限,就很难把握住教学“神”之所在,从而成功地向学生传递智慧与思想,把课上得引经据典,指点江山,充满生机。可是“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我们教师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很难,但我们可以让个别课上得出彩。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愿以此与同行共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